笔趣阁

69书吧>古人预测 > 第42页(第1页)

第42页(第1页)

  杨广提起的心放了下来,又问萧吉:&1dquo;那如何化解呢?”

  &1dquo;改葬或许可以免祸。”

  这件事情太过敏感,怎么提都难免会被误解,越描越黑。杨广思索半天,决定找个机会,打开天窗说亮话,大大方方地劝杨玄感迁坟。

  杨玄感是杨素的嗣子,袭爵楚国公,现在位居礼部尚书。杨素的功劳实在太大,在隋文帝时代,杨玄感就凭借父亲的军功位至柱国,与杨素俱为二品。朝会上父子同列,隋文帝觉得很是不妥,便命降杨玄感一等,以体现父子差别。不过杨玄感也并非光凭着父亲的余荫。在郢州任刺史时他就展现了一把理政的才能,现在门下也网罗了不少四海名士。

  虽然杨广开诚布公、从从容容地把个中原委讲清楚了。但杨玄感还是误解了。之前杨玄感也隐约听说过父亲墓上的征候,但他始终认为这是&1dquo;祖坟冒青烟”的大吉兆。杨广的规劝反而更坚定了他的信心——这一定是出天子的征兆。

  其实杨玄感早动了反叛之心,这不但来自于其政治野心,更是因为刻骨的仇恨。杨玄感知道父亲杨素虽然不像外界谣琢所说是被杨广毒死的,但也是被他逼死的。

  还有,父亲死前由越国公改封为楚公。这看似恩宠礼遇,实际是因为太史根据星象,说那一年(大业二年)隋地分野有大丧。隋(随州)与楚位于同一分野,杨广因而拿父亲做了替罪羔羊,封楚公以应天象。

  更可恨的是,父亲死后,叔父杨约奉诏由洛阳赴大兴,途经华阴时只是稍微绕道去父亲坟上哭拜一场,居然被弹劾免官。后来还被贬谪到外地去。杨玄感与叔父感情甚笃,这番分离让他悲怆不已,在朝堂上形于颜色&he11ip;&he11ip;

  正在胡思乱想间,杨玄感猛然醒悟过来,杨广正等着自己回话呢。这个坟坚决不能迁,但有什么理由可以搪塞拖延又让他不起疑心呢?

  杨玄感眼珠一转,说道:&1dquo;辽东未灭,臣又哪里顾得上私门之事呢!”

  3.萧吉21:兵气

  这倒说中了杨广的心事。

  大业八年(西元612年)正月,杨广亲率一百一十三万大军东征高句丽。这么多人,踩都能把高句丽踩平了。得意忘形的杨广请来各国使节观战,受邀出席的还有高昌王麴伯雅、伊吾吐屯设、吐谷浑王太子顺、西突厥处罗可汗等多国政要。

  大军分成左右二十四军,从正月初三起,每日出一军。各军相隔四十里,四十天才完。这些大军尾相继,鼓角相闻,旌旗招展,连绵千里。好大喜功的杨广楞是把兵凶战危的战争搞成了声势浩大的阅兵。

  虽然杨广也曾作为行军元帅南平陈朝、北击突厥,但当时的实际指挥者是高颎和杨素。许多事情看别人做和自己亲自动手根本就是两码事,杨广很快现打仗并没有之前觉得的那么简单。手下也不给力,像宇文述,打牌还可以,打起仗来,率三十万大军进攻平壤,居然仅剩下两千七百人回来。

  号称二百万大军的东征,死伤过半、惨败而回,最好面子的杨广这下可成了国际玩笑。他当然咽不下这口气,准备&1dquo;明年春来再相邀”。

  打仗打的就是后勤,宇文述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军粮供应不上。杨广吸取了这个教训,特地让杨玄感负责督运粮草。第一次征高句丽到大业八年九月才结束,第二年又要再征,备战时间的紧迫可想而知。因而杨玄感的这个理由非常合理,迁坟之事也只能暂时作罢了。

  大业九年(西元613年)三月,隋炀帝杨广二征高句丽。这一次章仇太翼也随驾而行。不过因为曾成功预言杨谅反叛的失败,他已被杨广赐姓卢氏。

  四月,大军渡过辽河。杨广遣宇文述等率兵渡过鸭渌江,又命大将来护儿从东莱入海登6,两路夹击平壤。

  杨玄感在黎阳(今河南浚县)负责大军的后勤,他终于等到了起事的机会。

  早在大业五年,杨广率十余万众在青海、甘肃徒步的时候,过大斗拔谷,风雪大作,从官皆狼狈不堪,多有冻饿死者,当时杨玄感就想趁机难。但叔父杨慎认为时机还不成熟,劝阻了他的冒险。

  而如今民怨早已沸腾。从杨广继位起,建东都、修长城、开运河、游江都&he11ip;&he11ip;无穷无尽的劳役已让人民不堪重负,每次劳役死者殆半,造成男丁严重不足,连妇女都要服役。穷奢极欲的杨广却不管国富民贫,只一味地向各国炫富摆阔。各国使节、商人来到***,各级政府要管吃管住。如果他们到街上吃饭,饭店一律不能收钱,还要统一口径地说:&1dquo;我***吃饭从不收钱”。为在各国使节面前炫耀国力,杨广甚至把洛阳城街边的树木都用绸缎包裹了起来&he11ip;&he11ip;

  民怨就像一个高压锅,不爆时似乎怎么加压都没事,一旦过了临界点,一定会惊天动地;又像一个积热的草垛,里面都开始闷烧起来了,但外面不见明火、不见冒烟,最后火苗窜出来时,已是不可收拾。

  征高句丽就是最后一根稻草,而且是根极其沉重的稻草。人民已经开始起义。杨玄感知道,此时只要振臂一呼,必当响应者云集,更何况自己手里还有黎阳的粮仓。自己家中庭院,近日无缘无故忽然有血洒地,此兆无论是吉是凶,一定是要起兵了!

  六月初三,远在辽东的杨广正在军帐中指挥若定。眼见着大局已定,高句丽即将覆灭。忽然,侍坐在旁的卢太翼似乎察觉到了什么,沉思良久,他幽幽地说了一句:&1dquo;黎阳有兵气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