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连夜将庾季才召进宫。
他问得很艺术,只是向庾先生询问当前&1dquo;天时人事”。这当然是庾太史的业务范围,不过话后面隐藏的意思,双方自然是心照不宣。
庾季才的回答也很艺术:&1dquo;天道精微,难可悉察”,说白了就是&1dquo;我不知道”。
杨坚难免有些失望,庾季才这是在淘浆糊,或许他明哲保身,不愿趟这滩浑水。
可庾季才接下来一句话却是振聋聩:&1dquo;但是即便我庾季才说不可以,您还有退路吗?”
杨坚沉默许久,历史上辅政权臣大约只有两条路,要么篡位成功,要么身败名裂。如果想归政皇帝,只要交出权力,就会死无葬身之地。即便有个把死得早的,只要不是骨灰撒到了江河大地,多半会被从坟里扒出来鞭尸,比如多尔衮、张居正(差点被鞭尸)。
最后,杨坚叹了口气说:&1dquo;我今天已经是骑虎难下了。”
转眼到了第二年,也就是公元581年。正月,庾季才正式上表劝进。根据天象和历数,他建议杨坚在二月十三日甲子日正式改元称帝。
杨坚当然是应天顺命,进位为皇帝。杨家在北周的封号&1dquo;随国公”。但杨坚觉得&1dquo;隨”(随的正体字)的走之底有东奔西走,征讨不宁之意,因而国号最后被定为&1dquo;隋”。是年改元&1dquo;开皇”。
即位之后,杨坚不忘赵昭和来和(早在杨坚龙潜之时,来和就告诫他将来会&1dquo;王有天下”,但&1dquo;愿忍诛杀”,即希望他能狠下心来、大肆屠戮)的话,把北周宇文氏宗室子弟几乎杀了一个干净。这或许就是北周武帝灭佛的果报吧。
北周武帝灭佛是中国古代著名的&1dquo;三武一宗”灭佛运动之一。说到这里,或许千古以来被视为不解之谜的隋文帝古怪的身世就有了一个合理的答案。
隋文帝的父亲杨忠是西魏的十二大将军之一。西魏有八柱国、十二大将军,后世称之为&1dquo;关陇贵族集团”,从西魏、北周到隋、唐的皇室贵戚大臣武将多出身于此。如果将八柱国比作&1dquo;十大元帅”的话,那十二大将军就是&1dquo;十大将”。
不但杨坚的父亲官位显赫,其母亲吕氏也出身望族。但身为贵胄子弟的杨坚却是由一位神秘的尼姑带大的!
大统七年(公元541年)六月癸丑夜,杨坚出生在冯翊般若寺。有位尼师告诉其母吕氏,这个小孩大有来历,不可于俗间长大。这位尼师就另设别馆,亲自抚养这个孩子。
有一次杨坚的母亲吕氏来看孩子,正抱着呢,突然看见襁褓中的杨坚头上长角、满身长鳞,吓得她一失手把孩子掉在了在地上。
此时尼师正好从外面进来,见此情景大惊失色,连忙抱起了小杨坚,说&1dquo;已惊我儿,致令晚得天下!”
话很好理解,意思就是吓着了孩子,推迟了他得天下的时间。但注意她的用词,她没有说&1dquo;已惊汝儿”、&1dquo;已惊此儿”,而是说的&1dquo;已惊我儿”!从语气来看,尼师完全将杨坚视为己出!
史书上没有记载尼师具体的来历,只说她来自河东。她神秘地出现,又神秘地消失于史册中。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她是专程为杨坚而来,她就是&1dquo;终结者”!她可能早已预见到了北周武帝的灭佛运动,而这个来历非凡的孩子的一项使命就是重兴佛教。
尼师的出现就是为了保护杨坚安全地长大,毕竟那个时代医疗条件太差,儿童的死亡率相当高。在原来的安排里,杨坚或许应该在北周武帝死亡之后,就登上帝位,一扫灭佛尘氛。只是吕氏的误摔,延缓了历史的进程。
那冥冥之中安排这一切的又是谁呢?
3.萧吉o6:迁都
就在杨坚称帝前一年,长安城著名的行为艺术家强练同志又开始了街头行为艺术表演。只见他拿一个布袋,在长安各大市场行乞。老百姓是争先恐后地给他送米送面,强练也是来者不拒地张开布袋装,但永远装不满。因为布袋没有底!那些个米面都漏在地上。强练只是拍手傻笑,边笑边说:&1dquo;盛(netg)空耳!盛空耳!”,
这个强练,也不知是何许人也,连名字都是长安居民给他起的诨号。如同许多疯子一样,强练总喜欢满大街逢人就打招呼,说些胡话。但事后总被证明,原来他只是在给大家打哑谜。
好在那个时候也没六合彩、福利彩票什么的,否则强练身后一定会出现一大堆追随者,问他讨要号码,让人以为是疯人院搬家。
当时也有些人苦苦求强练为自己指点迷津。但强练不高兴说话时,理都不理,挥一挥衣袖,不甩你一把鼻涕。
强练晚上住在庙里,白天就到各处人家去串门。包括那些个王公将相的家,强练也常去逛逛。门口的武警战士也不拦,因为他们知道这是受欢迎的贵客。
那时还是宇文护专权的时代,他已经连废了北周两个傀儡皇帝。如果加上西魏的恭帝,那就废了三个皇帝。但强练从不理会这些,他拿了一个瓠(hù,瓢)站在宇文家门口表演起了行为艺术。只见他把这个瓢打破,嘴里不停地嘟嚷:&1dquo;瓠破子苦!瓠破子苦”。
完事儿后,他就去了柱国伏龙恩家歇脚。进了伏大人家,强练还真没把自己当外人,叫来伏龙恩的老婆姨太婢女丫头,要大家连席并坐开联欢会。伏龙恩的老婆元氏哪里肯和那些服务员坐一起,但强练硬是要她坐下,口里还说:&1dquo;你们都是一例人,还分什么贵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