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极则命令张英继续担任先头部队总指挥,沿着运河向南进。
尽快打通运河,也是重中之重。
占领济宁后,接下来的这段运河,可以说是没有重镇。
下一个重镇是徐州。
所以,张英的部队进展十分顺利,也十分迅。
张之极率领中军就在后边打打下手。
山东巡抚赵颜和山东总兵官杨肇基率领山东的兵马开始进攻邹县。
徐鸿儒自打起事以来,就建立了以邹县为中心的根据地。
邹县及其周边,不仅兵力多,而且建立了星罗密布的防御工事。
这令赵颜、杨肇基的部队吃尽了苦头。
不仅进展缓慢,而且还损失很大。
这与张之极这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有人就建议可以让张之极的部队前来增援,以火器部队的威力,可以对叛军形成压制,并造成巨大伤害。
这个提议,十分合理。
但是赵颜和杨肇基并没有采纳。
原因很简单。
张之极是沧州知州。那是南直隶的地盘。
山东出了事。己方不出力,却让外兵担当主力。
这传出去,脸往哪里搁呀。
所以,赵颜、杨肇基就打算凭己方的力量平叛。
徐鸿儒没有想到李佐并没有能够挡住张之极。
竟然让其占领了济宁。
不过好在张之极并没有与赵颜的部队合兵一处,而是选择了继续打通大运河。
这就让徐鸿儒能够腾出手来专心对付赵颜和杨肇基的部队。
现如今,他也顾不上运河了。
徐鸿儒希望能够先将赵颜等人的部队击败,然后再去收拾张之极。
这无形中就增加了赵颜等人平叛的难度。
更令他们头疼的是,徐鸿儒甚是派兵进行夜袭、反冲锋等非常规军事行动。
原本山东方面的部队战斗力就不行。
被徐鸿儒这么一整,明军的战斗力和士气持续下滑,进展十分缓慢。
两军竟然有形成僵持之势的趋势。
这是赵颜所不愿看到的。
这个时候,请求张之极前来配合攻打邹县的提议,又被提了出来。
赵颜鉴于目前的形势,只好同意了这个提议。
至于杨肇基还是有些不服气。
作为久经沙场的将领,杨肇基认为凭借着己方的部队,完全可以拿下邹县,平定叛乱。
但是赵颜说得也有一定的道理。
杨肇基虽然不服,有些不甘,但是他的格局还是有的。
最有也同意了赵颜的想法,向张之极求援。
张之极接到了赵颜的求援信。
所谓的求援信,其实就是赵颜夸奖了张之极几句,并且介绍了目前攻打邹县的情况,希望张之极能够派兵协助他们拿下邹县、藤县,早日平定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