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农家子的发家致富科举路无错 > 第51章 阴错阳差(第1页)

第51章 阴错阳差(第1页)

南直隶省作为大明乡试大省,乡试考生数量历来为两京十三省之冠。本届乡试又因着积压了两届士子,所以人数格外众多,逼近五千大关。

依照谢凡前番计算,本场乡试录取率应当不足百分之五。可实际上,谢凡还是过于乐观。纵然人数为历年新高,本场乡试依旧为定额,只取一百三十五人。所以录取率实际不足百分之三。

不过相对于其他行省,南直隶举人名额也是各省最多。举人名额按一省人口、物产、税赋而定,所以各省皆有不同。大省有百余名,比如南北直隶。中省约七、八十名,比如山东、山西。小省仅四、五十名,比如广西、云南。录取名额皆有定数,不能任意增减。

相比中式名额,朱卷数量实在巨大,可谓浩如烟海。仅靠几位考官、同考官在短短月余内批阅完毕,简直如大浪淘沙一般,殊为不易。

外帘官将考生墨卷誊抄为朱卷,朱卷又经过对读,方才送至内帘。内帘收章官将朱卷按照《五经》分开成捆,每经试卷专由一房批阅,亦是取中定额。如何分配又由考官抽签决定。因此担任阅卷的同考官,又称房官或房师。

故而如谢老秀才所言,场试卷最为重要。若是场落卷,任凭此后两场文章如何惊才绝艳,也是枉然。

此外还有一处关卡,却是谢老秀才久经战阵,亦不知晓:朱卷若是先至考官案头,便更易取中。因为试卷评阅全赖人力,考官困于方寸之间,整日看卷,看至后头,考官也难免懈怠疲惫。所以越至后头,取中越难。

正所谓“定弃取于俄顷之间,判升沉于恍惚之际。”

*

说到谢凡,他场文章做得不错。语言质朴,逻辑通顺,更要紧言之有物。尤其诗义《小雅·蓼莪》一文情真意切,诚恳动人。鲜花总需绿叶衬。

这份朱卷在一众辞藻华丽却空洞无物的文章中,显得格外出色。更要紧的是,谢凡的卷子在第一日便放于房师案头。

经房同考官正是精神抖擞,奋上进之时。刚好同考官乃是一个十足孝子,从小由寡母含辛茹苦抚养长大,千辛万苦方才考取功名。他深感于“墓门拱木,自古无死而复生之亲”

一句。于是在这份朱卷上留下一个蓝笔“高荐”

“荐卷”

送至副主考翰林学士,杨伟案头。杨翰林通览全文,亦觉四书经义文章言之有物,诏、表、诰撰写也是中规中矩。

杨翰林顺利看到到最后一篇策论,眉头渐渐紧蹙。

此篇策论文采斐然,才华横溢。偏偏对于卫所军户这等祖宗成法,暗含不满。虽然卫所军户逃亡甚多,早已人尽皆知,正如“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可人尽皆知,亦是不可随意置喙。正如不可“对着和尚骂贼秃”

。最后对朝廷海禁亦是颇有微词,竟还多谈海贸之暴利,铜臭之气扑鼻而来!

“既是胆大包天,又是有辱斯文!”

杨翰林为之一哂,不以为然。

原来这位杨伟大人一甲探花出身,如今年过五旬,正任翰林院学士。论相貌杨翰林方额广颐,下颌一缕美髯,可谓相貌堂堂。论文采杨翰林曾为探花郎,自不必说。

他性格正经,克己复礼,恪守成法,不越雷池一步。刚好不对嘉历天子胃口。因为不讨当今皇上欢心,他这个翰林学士做得颇有些窝囊。可偏偏他是先皇留下旧臣。新帝立足未稳,不好贬谪,只把他冷落一旁。

最近皇上因为些个琐事,厌烦杨翰林喋喋不休。借着秋闱大比,便打他来南直隶,做乡试副主考官。乡试主考官动辄封闭月余,不与外间接触。九月等到乡试放榜,杨翰林再回到京城,皇上早把事情办理妥当了。

做一省乡试主考,本届取中士子便都是主考“门生”

,主考便是士子“座主”

。对官声大大有益。因此做主考虽然辛苦,亦是一份美差。所以杨翰林无法拒绝,只好离开北京城。

天子既然不喜杨伟,自然不会让他舒舒服服做主考。皇上特意安排自己老师,高长德做正主考,刚好压制杨伟一头。本场取中所有士子,不光是副主考杨翰林门生,更是正主考高大人之门生。

天子这一番帝王心术,翻云覆雨,只将杨伟弄得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于是杨翰林怀着心中愤懑,对着此份气调不合的朱卷,提笔轻轻落下一个“不取”

谢凡正在家中休闲放松,时不时畅想一千二百亩田地减免赋税。殊不知他已被淘汰。

偏偏凡事有万一。高长德为天子帝师,自是当今皇上心腹。高大人赞同皇上锐意革新,与杨大人拘泥于成法自是不同。正、副主考官政见不合,高大人便有意多多“搜落卷”

与寻常“搜落卷”

不同,高大人少看房官“落卷”

,偏偏多看杨大人不取之卷。恰恰好,一日一众考官阅卷已完成十之八九。高大人在杨翰林案头上众多朱卷中,瞥见一份朱卷兼有蓝笔“高荐”

,与墨笔“不取”

。他心下好奇,便拿起用心阅读。

高大人才高八斗,又老于政事。一读之下,便觉四书经义文章略有可取,诏、表、诰却是稀松平常。只是末了策论,文采倒是其次,所言甚是大胆。小小秀才,居然言及海贸与军户,言辞还颇为犀利。可惜所思所想,实有几分幼稚。

“卫所军户乃是祖宗成法,各地都司多年经营,其中关系盘根错节。开放海贸,改革户籍,改弦更张,又岂能如此轻而易举。”

高大人微微一笑,暗暗思忖。

高大人何等聪明,自然明白此卷为何被杨翰林“不取”

。他身为皇上股肱,自然知道此行作为正主考,重在压制副主考。

于是阴错阳差,谢凡这份朱卷历经曲折,终于取中。

注释:*出自清代名臣林则徐《请定乡试考官校阅章程并防士子剽袭诸弊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