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朝。
“现在大明天灾不断,百姓流离失所,所幸天无绝人之路,有大明义商冒着生命危险从南阳带回来了耐旱的高产之物,番薯。”
“现在已经在京郊试种成功。”
当朱贵把这个好消息分享给众大臣的时候,得到的是热烈的吹捧,但在这下面朱贵敏锐的察觉到了,一些人的不高兴。
突然朱贵想到了什么番薯早就出现在了大明,而且在沿海也拯救过很多闹饥荒的平民百姓,甚至还有人写信请求大明官方推广的。
想到这里朱贵眯眼看了看现在朝堂上大部分人都是东林党,突然明白了什么,东林的大本营可是在江南,而江南可是物产丰富的地方。
“呵呵,有趣啊,有趣。”
朱贵出了感叹,又一次被东林的人给震惊了。
“现在陕甘宁地区天灾不断,朝廷是时候把番薯推广到那里去了,帮助那里的百姓度过饥荒。”
朱贵接着言道。
“陛下,现在陕西盗贼四起,人心惶惶,贸然派人前去去推广番薯,百姓可能不会相信,反而会怀疑朝廷别有目的。”
一位都察院御史站出来说道。
“盗贼四起就派兵去剿匪,怕百姓不理解,那就派一个有能力的大臣前去,什么都不做难道看着我大明的百姓去死吗?”
朱贵看着这个东林的人说道。
“陛下息怒,臣这也是为朝廷着想啊。”
这位都察院御史辩解道。
“为大明着想就该多想想怎么解决问题,而不是提出问题。”
“是。”
“对于到陕甘宁地区去推广番薯的人各位有推荐的吗?”
朱贵这时又问道。
……
“陛下,臣自请前往陕甘宁推广番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