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朱由检的白话来说就是‘我知道你们贪污有不得已的苦衷,因为工资太低嘛。
那好,我给你们涨工资,三年之内涨到现在五倍左右,三年之后,再有贪污的事情,就别怪我整顿吏治了。’
。。。
现在朱由检的内阁很微秒,刘鸿训是主审逆案,国事他也拿不出什么好主意来,用他只是用他的威信,好镇场面。
群辅中,孙承宗精通军务,国家东北、西北、西南都不安宁,他更多的是安排谁领兵去开战。
温体仁和周延儒属于奇道,钱谦益则是正道,有他这个东林领袖坐镇,党争的程度和危害将减为最低。
这样的组合,人人都把朱由检当成最大的助力,寻求他的支持。
只有这样,皇帝才能有效控制住权力,这样做尽管卑鄙,但是现在这个滥摊子,不这样是玩不好的。
并且这样的内阁班子,也相对稳定了许多,因为大家各管一段,都比着劲干工作,谁也拖不了谁的后腿,谁也不敢被对方比下去。
处理完‘恩许令’的事情,就是送杨鹤走了,这老家伙,拖拖拉拉的,
一会跟皇要政策,一会跟着起哄跪阶的,精力这么旺盛,赶紧去陕西吧。
等他带着1百多万的白银和粮食(其中有大同等边军的欠饷。)离开时,朱由检又正式的行使了一个小机谋!
朱由检早就画好了几个图样叫王坤拿去做了,样品拿过来一看,他很满意,于是就让底下人批量去做了。
这几样东西分别是:
青玉山形搁笔若干,中峰处刻书隶体“士责”
二字,寓意“朕以国士待卿,汝当知国士之责重若于山。”
之意。
送给阁臣九卿一人一件,时刻警醒他们,也时刻唤起他们作为文人的风骨。
脂玉镇尺若干,镇尺之,镂空双层,刻有芳兰、幽芹的图案。
并加入篆刻“质洁真正”
四字,借屈原“兰芹君子”
之语,形容得到这个镇尺的臣子是“质洁君子,镇国正身。”
之意。
用来赏赐皇帝认为最好的文臣武将。
前面提过的‘穆刀’若干,仿雀翎刀(其实就是唐刀)的形制,只是在刀头处的背面,增加了一个刃口,更加便于突刺。
刀柄和刀鞘镶有纯金装饰,故而又被称作‘穆字金刀’。
刀身面蚀刻有“敕造~穆”
的字样,取意武穆。
武穆呢?依据谥法,并非是最高的封号。
然而一位将军却赋予了这个谥号无与伦比的至高荣耀。
他就是岳飞!
无论《满江红》是不是他写的,都改变不了岳飞作为英雄,抬着他高昂的头颅,站在历史的面前,嘲弄着那些跳梁小丑。
这些穆字金刀是专门用来赏赐给边军重将的,因为明代的军将,相当数量是进士出身,朱由检的意图,他们会轻易理解,
那就是:皇希望他们都当岳飞,而不要当张弘范。
青玉搁笔的噱头,让文臣集团产生了很大的触动,阁臣九卿得到这件东西之后,都慎之又慎的写了很多的心得交来,这种文章体裁叫做表。
总概括就是表明当国士的决心,朱由检的最初目的达到了。
而且产生一个后果,就是‘士责’搁笔在大明的整个官场成了一个时髦玩意,青玉质地因为是皇用来赏赐给阁臣九卿了,
那么下级、下下级、下下下级的官员们,就用老岭青石来代替,人人都搞了一个放在书案,
用来激励自己为国鞠躬尽瘁的心志,这小小物件的功用,大大出了朱由检的预想。
穆刀也产生了一个连锁效应,因为这几样东西是朱由检同时宣布的,所以,大家也都对穆刀的形制做了研究。
其中孙承宗和徐光启联名疏,准备把尺寸略略缩减,金饰换成铜饰之后,用于装备全军。
这可就不是小问题了,一旦这玩意华而不实,那不亏大了?
所以,朱由检决定授意徐光启的工部兵器局,先小批量的制造两千柄,连同积欠的军饷,
一同往辽东锦州祖大寿部,让他们检验一下成效再说。
至于‘质洁’镇尺,则成为了所有文臣武将的最高追求,谁都想在自己致休返乡的时候,
得到皇帝亲自御赐的镇尺一件,这不仅是荣誉问题,还关系到历史的名声。
由这三件东西所引的反映可以看出来,现在的人们,更加注重名声和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