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决定了,直接就找农场场长,说实际情况,要求解决困难。
“我这人最讲理,那我们孤儿寡母的,得生活啊!您就看看,不行您给我找个工作,凭力气吃饭。我也好养活我这一双儿女啊。”
母亲哭着说道。此时场长的办公室里,除了场长,还有一个人,他看着我母亲带着我和姐姐,他在一旁说道:“是不容易啊,这以后的日子还得过啊!”
这个人就是当时农场的苗书记。苗书记是一个热心的人!他让我第一次对***有了印象,同时,他也是我心目中,***伟大形象的一个代表!
“是,是,是,没说不解决问题啊,你哭啥啊,知道都不容易,哭解决不了问题啊,农场也没说不管。”
此时,一直在听母亲说明情况而思考的刘场长说话了。
“那就这样,老苗,你看行不行?让她就去林业吧,林业家属吗,我做主了,批个合同工,养活孩子重要,不能让孩子跟着遭罪啊,大人咋地都好说了。”
刘场长也这样和苗书记说道。
“我看行,自食其力啊也是。长久之计,场里也不能一直照顾着,就好好工作,过好自己日子。”
此时的母亲也不哭了,听到有工作了,这就不怕了!以后有工作,挣钱了,能生活了!
一个员工敲门进来说:“场长,一会儿去不去基建队那边了?”
刘场长忙说道:“去,这就走。”
说着就拿起桌子上的记本,往出走,边走边和苗书记说道:“老苗啊,这事你办吧,特批合同工,其他情况,你看着给解决吧。我先去趟基建那边。”
一边的苗书记说:“好,好,你去吧。”
场长走后,苗书记耐心的说道:“小穆啊,你也别着急。林业那边我打招呼,场长都说了,特批你,这个合同工。临走说的也听见了,还有啥问题,咱都尽力解决。是不是。但是你这孩子还小,咋办啊?”
“书记啊,孩子刚满月,是放不下,咋地也得过两月的。”
“小穆啊,那你这现在住哪呢?招待所我不能让你长住啊,那里哪来的领导都有,再说,你这带俩孩子,在那进进出出的,也影响不好。”
“那你说,书记,我能住哪啊,不能领孩子睡大道上吧?”
“那不是,那这住的问题也是问题,总之,有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但是不能继续在招待所住了。而且也不是长久之计。”
母亲总爱说自己讲理,但是我感觉她有时候也不讲理,她居然说:“那场里有没有空房?给安排一个,工作了给房租也行。”
苗书记此时突然愣住了,好像自己给自己找了一个问题来。
“空房好像也没有,而且有的,一时也住不了人。你在这里没有认识的人吗?先借住一段时间。回头农场看看,有空房,或者维修一下,给你安排。”
母亲略加思索:“行,书记。那我就等信儿了。感谢政府,谢谢书记,我先回去了。”
“你别光谢我,还有人家场长!特批的合同工啊,多好啊,够照顾你的了。你这有工作了,也好生活啊。那行,那你就先回去。”
母亲有自己的主意,既然答应了工作和住房,那就不怕以后再找场里落实。见好就收,也是母亲教给我的智慧之一,人到啥时候得知道知足。
回到招待所,母亲带着我和姐姐,在值班室陪包姥姥坐了一会儿,还有和包姥姥一起值班的,我的赵姨。……
回到招待所,母亲带着我和姐姐,在值班室陪包姥姥坐了一会儿,还有和包姥姥一起值班的,我的赵姨。
赵姨那时候还很年轻,比我母亲小几岁,当时我母亲二十七岁,赵姨二十二岁。
“给我抱会儿,你也歇会儿,歇歇胳膊。”
说完赵姨接过了我。又问道:“那咋说了?”
“农场说给解决,安排工作,还在林业,以前不林业家属吗,就算是吧,婚都离了,还啥家属了,咋说就咋说吧,给安排工作就行呗。”
包姥姥也挺高兴,笑着说:“那就好,慢慢来,困难总会解决的。有困难你就找场里,听我的没错,要不孤儿寡母的咋办。就找场里就对了。”
一旁的赵姨,一半像是很认真,一半又像是在玩笑的说道:“那也不能总找,只要把工作安排了,再要是能解决个住房的问题,那就挺好了,总找的一些人,啥事都找场里解决的,慢慢场里就不管了,那场长和书记看着都得躲着。”
母亲看了看赵姨,也明白了她的话,微笑着和赵姨说道:“嗯,知道啊。”
赵姨是第一个总抱我的阿姨,她看我可爱,同时也是可怜吧,反正是心疼我,后来也一直对我很好。和我母亲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