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腧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
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其不殆哉!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
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
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
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
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省病诊疾,至意深心。
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虽曰病宜救,要须临事不惑。
唯当审谛覃思,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邀射名誉,甚不仁矣。
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羞迭荐,食如无味;醹醁兼陈,看有若无。
所以尔者,夫一人向隅,满堂不乐,而况病人苦楚,不离斯须,而医者安然欢娱,傲然自得,兹乃人神之所共耻,至人之所不为,斯盖医之本意也。
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已德。
偶然治瘥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肓也。
老君曰:人行阳德,人自报之;人行阴德,鬼神报之。人行阳恶,人自报之;人行阴恶,鬼神害之。
寻此二途,阴阳报施岂诬也哉。所以医人不得侍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于冥运道中,自感多福者耳。
又不得以彼富贵,处以珍贵之药,令彼难求,自炫功能,谅非忠恕之道。志存救济,故亦曲碎论之,学者不可耻言之鄙俚也。
“这是你以后的行医准则,切记切记。”
“嗯,记住了,师父。”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万事不可强求。多活那几天,不如多做几件善事来的有意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嗯,记住了,师父。”
“还有,你觉得你现在的医术,到了哪个程度了。”
“弟子不才,感觉完全离开师父的指导,还不能独立行医。”
“嗯。知道谦虚就好,你接骨推拿,针灸拔罐的水平,还勉强过得去,基本达到了我的水平。
但是在其他方面,尤其是遣方用药,你的经验还是不足。要是想成为所谓的大医,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磨练。”
“嗯。记住了,师父。”
“不过你也不用妄自菲薄,你现在的水平比不上我,但要比大多数的所谓专家教授还是要高很多的。”
“啊?”
“不用惊奇,世上不乏沽名钓誉者,干实事者少之又少,看最近几年的医书和中医杂志,现在真正懂中医的,实在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