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大兴安岭简介 > 第13页(第1页)

第13页(第1页)

  这里很开阔,两山之间在坡度较小的地方树林的边缘的一大片草原,前面是大河在弯曲的流过,如果山点建在这里背靠青山前有河水环绕是很理想的地方。我还是第一次来到这里,以前在火车上经常从很远的地方看到这里,真正的来到这片草原还是第一次,心里想总算是弥补了以前那种渴望不可及的遗憾了。

  王站长指着这片草原告诉司机说:“这里能出1oo头牛的草,把山点建在离水源近的地方,那里是山的尾巴,应该下大雨也没问题。”

  我们都很累了,于是坐在雪地里吃了点带来的点心,吃几口山里的雪解解渴。回来时找我们放在山里的车,费了不少时间。由于不敢掉队,就忘记了疲劳。那次去小羊鼻子沟的事至今记忆犹。

  我抽时间来到了岩山林场,因为这个林场刚刚调整了领导班子,我要去拜访一下山头。接待我的是那位主管主任,他把我家的牧场也纳入了家庭林场,对我家的事业还是很支持的。由于这届领导的素质非常高,对手下的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进行了一些整顿,有很多事情办起来就少了很多的关卡。

  有一次他们的一个防火堵卡站的护林员,管过往的拉羊的车主要一只羊吃,人家不给,护林员就硬是从人家车上拽下一只羊,那拉羊的人找到了林场。林场差点开除了那个护林员的公职,责令包赔损失并给人家赔礼道歉才算了事。在林场的防火会议上,林场主任明确的要求护林员:“如果再有人到农场要瘪麦子,再到牧点要羊吃,再有到人家承包水面偷鱼,被反映上来就严肃处理!”

在这样的领导的要求下,有些人以前的那种土匪作风有了一些收敛。但是,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提高林政人员的素质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最近听说,家庭林场又不承认了,因为领导换了,怕出现火情,真是一个和尚一个令。政策的连续性是展各项事业的保证,而领导决策的随意性不利于经济的展。

  有一次我的那位忘年交,那是呼盟地区的一位德高望重的张叔,他老人家一直要去看看承包的水面,说是可以找一个懂行的合作养鱼。那一天我们是6个人乘坐一辆面包车来到了山点,我吩咐放羊的杀了一只羊,中午在钓鱼期间吃了一顿手把肉。当我们正要往回走的时候,看到有人乘着小船到水面里下鱼网,我一问是林业局防火科的人。说是到这里玩一玩,他们科长就在点上。后来张叔对我说:“到你们这养鱼还不够他们卡的呢?看来没有人敢来!”

这件事令我感到很是不平,心想你难道手里有一点人民赋予你的权利你就可以不遵守游戏规则吗?你就可以到处吃拿卡要吗?否则你就会在防火期报复吗?

  展经济,搞活市场,需要一个好的社会环境。吃拿卡要是制约个体经济重要因素。职能部门需要转变观念,提供服务,这样才利于地区经济的展。

  背井离乡

  自从13岁随家搬迁到这个兴安岭的林区小镇,经历了太多的背井离乡的痛苦。这些往事每每回想起来,心里有股说不出的滋味,这滋味可能有相同经历的人都深深的体会得到。

  那是7o年代的第一次背井离乡,由于母亲的亲属都在林区,所以我的家就在奶奶去世后搬到这个叫做原始森林的小镇。那是我读初一,在这里多了一批同学。

  我家祖辈生长在农村,爷爷和父亲都是善良的农民,用三国时的诸葛亮的话讲本是布衣的后代。由于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社会生产的分工,人世间很早就出现了等级,贫富贵贱的词汇很早就出现在我们的词典里,由于历史上封建文化的影响,农民虽然通过自己勤劳耕作五谷,保障了各行各业人们的衣食,但是中国的农民阶级仍然是社会的底层。就连明太祖朱元璋为了自己的帝位得到臣民的认同也要宁肯牺牲自己父亲的名誉,编造出自己的母亲在湖边和蛟龙的荒唐事,给自己罩上真龙太子那种高贵的光环。陈涉在起义前也要心腹之人半夜扮作狐狸叫:“大楚兴,陈胜王!”

还要写好丹书放到市场的鱼腹里。其实向前追溯几百年我们的老祖宗都是农民。林区的人成分很复杂,当时计划经济的供给制在生产力水平还不是很高的时候,那时的商业和粮食部门的工作人员的子女还是非常有地位的一等人,政府官员的子女是二等人,林业由于森林资源开时期工资待遇很高,他们的子女是三等人,像我们这后来到林区的农民子女就是最后的一等了。在这样的一个群体里学习生活,体会到的是酸甜苦辣,就是老师对我们的态度也明显的不同。我深刻的记得那一年又一次老师抽了一批人刻钢板印复习题,抽了那么多的人也没有抽到我们这些农民的子女。我对被老师抽取干活的同学很羡慕。命运也是很令人捉摸不透的,我们这些没有出路的农民子弟后来赶上国家恢复高考的政策,很多都考上了中专和大学。我大学毕业后分回家乡那所学校工作,刻了十几年的钢板,为学生印了很多的题,(后来有了计算机刻钢板的事情才成了历史)。我的同学已步入不惑之年,一有机会提起学生时代的往事,对老师当时给予的不平等待遇愤愤不平。老师把座位作为奖惩学生的一种工具,把问题学生放在后排,这都是不可取的。

  第二次背井离乡,那是因为撤乡并镇。学校在镇政府撤销后,也随之撤销了。我很被动的来到所在旗县的学校。到了的单位的感觉是:“过去的一切都成为了零,在基层学校干了2o来年的工作,一切都得从零开始。”

我实在是感到痛苦,都是一个教育局所属的学校的老师,为什么那些在基层条件艰苦的学校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工作的老师反而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基层的学校很苦,教学环境不是很好,我所在的学校一直是冬季教室里用火炉子取暖,特别是炉子不好烧时教室里浓烟滚滚,学生老师都很受罪。每当到了冬季,老师的办公室也冷得厉害,那么大块的木头柈子很不容易的添到炉子里,根本就不起火。有一次一位老教师对年轻教师说:“我可靠不起你们了,我冻得受不了了,我去找柈子了!”

我所在的学校是2oo4年撤校的,那时全校也没有一台电脑,工作那么多年不知道什么是福利。到的单位在团购住房打分时就有一项叫做校龄的分数,这一项就可以把分数拉开档次。所以现在城里的老师说什么也不愿去那城外乡下的学校工作。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保证教育资源共享的理念的践行任重而道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