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权御天下解释 > 第29页(第2页)

第29页(第2页)

  因为八年前的“朝东门”

事件,他与太子联手诛杀那些战功赫赫的将军的时候,用的理由就是“有违国法,目无君上,乱臣贼子,其罪当诛”

  哪怕是现在,那“朝东门”

的影响都一直还在。

  所以朝堂之上,由言官武官左右分立,改成了言官在前武官在后。为的就是要杀一杀这些武官的锐气。

  而现在这御史所言,无论对与错,东陵帝都不能轻易驳了去。

  不驳那便是相当于承认了许安归的罪责,而驳了就是承认当年他做的那个决策是子虚乌有。

  这不相当于当着满朝武官的面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承认当年的事是他做错了?

  帝君心中羞怒,不是旁人能知——

  难怪太子称病不朝,原来是在这里等着他。

  八年兵权外放,武官们虽位列朝堂,却没有参与过任何奏表内政。

  昨日许安归大胜南泽的消息早就飞入东宫。

  太子知道许安归这一仗赢的不仅仅是两座城池,更是赢得了边关未来几年的长治久安。

  这种大功,在朝堂之上是不得不赏的。

  但是许安归本就是东陵皇子,身份显赫。金银钱帛这些东西,他自然是不缺的。若是只赏金银这些锦上添花的东西,少不得又要寒了那些戍守边关的将领们的心。

  早些年,自己与太子为了推行政,已经把所有武官都尽数得罪。

  朝堂之上武官看似恭顺,不代表他们没有任何意见。

  现在能留在朝堂之上的那些武官,看着当年那些股肱之臣在一夜之间化为灰尘,心中怎么会没有一丝寒凉?

  武将可以打压,可以降罪。

  但,有军功者必赏,是写在军法条文里的,是不可动摇的国本政!

  八年过去了,军营里总还有一些没有经历过“朝东门”

事件的后起之秀有报国之心。

  从这些年的政不难看出,帝国正在试图从一辈中挑选一些能够肩负大任的青年将领。

  为了让这些后起之秀知道朝廷有意厚待有军功之人,重树立在军中的威望,六皇子许安归大胜这件事,是非赏不可,而且要大赏!

  毕竟在东陵帝心里,无论如何赏赐许安归,那都是赏给了自己的儿子,肥水不流外人田。这样既缓解了这些年的父子之情,又可以让那些有心建立军功的年轻一辈看见希望。

  若是要大赏许安归,那必然是加封亲王,还给他本来应该拥有的一切荣光,留在许都留在朝堂之上为东陵效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