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凡藐视你的我必藐视他 > 第86章 岁岁年年人不同(第1页)

第86章 岁岁年年人不同(第1页)

自河络而上便是那道抵御大邺来势汹汹的御北关。

戚戚惨惨御北城,幽幽莽莽镇关魂。

河络与御北本来应该有联袂之势,因为那大名鼎鼎战绩不输御北的倒马关便在河络。因此,在地理条件上,河络本该与御北亲如兄弟,共同抵御强敌。但是不知是谁传出来的消息,说倒马关的守将收到了来自大邺的密信,只要不对御北伸出援手,便不会侵犯河络的防守范围。而与此同时,除了御北的边境七大关隘中其余六大关都收到了类似的密信。

可笑,本该同仇敌忾的六大关竟然不晓得唇亡齿寒的道理。

若是以前的守将,有些与夜宋关系说得过去,便绝不会相信这种无稽之谈,但是世风日下,夜宋的人脉一点点凋零,故人离去,如同秋风吹断叶根般,让夜宋这棵参天大树变成了光杆。

也不怪夜宋会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夜宋这道横亘在大鉴与大邺之间的长堤终究还是轰然崩塌。

七大关除去已定的御北新任城主沈料,其余六大关守将皆因为这一密信事件满门抄斩!

就连陈宽在事后都不得不感叹背后这人好大的手笔。

既然陈宽看得出来,朝廷中也有宦海浮沉这么多年而安然无恙的老滑头看得出来,但看破不说破,他们活得不像那些死谏之人,也不像那些大逆不道之人,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既不违背君臣之道,也要打好和那位的关系。

而如今六大关上任竟然无一人是纯正的武将出身并且或多或少都与朝中一人有所联系,单单就这一件事便在朝廷中引起了不小的风波,但是秦相手段何其通天?

自打执政亲王愈年迈,而贺青面在朝中也愈势微,秦?便是朝中手眼通天的人物,亦是尚未行冠礼的小皇帝眼前的红人,秦?的意思几乎就是皇帝的意思。

如此说来,仅仅换几个无足轻重的边关将领又算得了什么?

不知别人如何揣摩,外人看来,反正任太常寺少卿的谈见浩是这样认为的,主管礼乐与祭祀的太常寺少卿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个肥差,虽然堪堪只是个正四品,但是好歹能够进入京畿范围,也算是天子脚下了。

每日上朝能够见到陛下,待早朝过了以后还能够回到家中,偶尔需要的时候再入宫混混水摸摸鱼,一辈子就这样过来了。原本,只要不出什么太大的意外,便能够在这个无人惦记却又舒服的位置上干一辈子,再加上他职务多与陛下接触,便时不时能够与那秦相见上几面,这一来二去,通过陛下这一层关系,二人多少也搭上了边。

但可惜后来的六大关事件,经过影卫的核实,朝中不少官吏与那些早已抛尸于众的将领们有些或多或少的暗中来往,而这件事也被赵理全权交给秦?去办。

于是朝中便避免不了一片狼藉,尸横遍野。

而其中不巧的是,这太常寺少卿谈见浩便在这来往人的名单上。

虽然有着与秦?的这一层关系,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以后京中便再无他谈见浩这号人物了,他谈家也举家搬迁去了桐城。

说是搬迁,其实就是因为配不好听,也够不上边,别人配都是去边疆杀敌了,他谈见浩哪能杀敌啊,一辈子没有见过血腥气,又因为职务的特殊性,朝中的尔虞我诈也从不参与。这在庙堂之中是极为特殊的存在,说得上绝无仅有,甚至多多少少有点像是从未出过家门的大闺女。

而秦?这样做也合乎情理,要不然什么都不做,导致被旁人说一句他秦相偏私,那该如何是好?

要秦相说,惩罚也该有个度,有的人适合掉脑袋,至于还有的人啊,让他去北方吹吹冷风就差不多了,若是给他身体弄坏了,秦相是会心疼的。

自从先帝废除了丞相一职后,宰相秦?如今于文官的地位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甚至过了当年执政亲王的高度,说一句文官之,怕是朝中也没有人敢反对。

而谈见浩临行前,与他官衔大差不差的鸿胪寺少卿韩少恭便对他说:“老师当年在学堂讲课时,您就是学堂最聪明的。当年您说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这么多年下来,在我看来您也还是老师最出色的学生。今日少恭行色匆匆,也来不及备酒了,等您什么时候再回到金陵,少恭便与您抛去这一身枷锁醉一次。”

谈见浩眯着眼睛笑着说:“瞎胡说什么,上书院那会儿年少轻狂,喜欢乱说话,什么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都是一个道理。人无再少年,花亦无重开日,谁都是一条路走到黑,少恭,你当年被老师说成心软,难堪大任,那现在,如何?”

这位年轻谈见浩一轮的鸿胪寺少卿抛去官场的客套,甚至还有些与长辈交谈时的腼腆,不仅没有恃才傲物反而恭恭敬敬地说:“老师慧眼如炬也没有说错,当时年幼不懂事觉得老师说的不对,现在才知道很多事若不是亲身去做是无法体会的,少恭这些年在朝中做官,才真正地看清自己,也找到了我应该追求的东西。而且若不是这些年得您照拂,我这初出茅庐的小子哪里能够平步青云,老师说我心软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就像您说的,我若不是心软,也不至于仅仅只是一个鸿胪寺少卿了。”

谈见浩摇摇头,脸上挂着不同于往日的笑容,微笑着说:“话不是这样说的,心软归心软,但是能不能成大器却说不好。而且我说你不仅仅是个少卿,也不在于你心软与否,你还这么年轻,将来的路长着咧,你现在将我视为前辈,将来也会有人将你视为前辈,我现在提携你,你将来也会提携他人,或许这便是江山代有人才出吧。”

韩少恭知道,谈见浩开始说真心话了。

谈见浩身上没有一点架子就像是许久未见的同窗叙旧一般:“当年老师说你不适合做官,我也是倔,偏不信。你看,一路走来你好歹也是四品,不说大,但也不小了。所以说有时候,老师看人也不是那么准,因此你也不要困在了别人的世界里面了。”

韩少恭如释重负般叹了一口气,“轻舟已过万重山啊。”

谈见浩呵呵一笑:“是否还未可知呢,倒是这两岸猿声我有些遭不住了。”

韩少恭有些遗憾地说:“我只是有些许小聪明罢了,您才是真正的大才,可惜了,您这样的王佐之才被埋没了。区区太常寺少卿,您如何能够大展拳脚?”

谈见浩对韩少恭使了一个眼神,随后假装有些不悦,怒道:“怎么说话的,区区太常寺少卿怎么了,还不是可以将你带起来,行了,多的话就不要说了。我看你不光是心软,现在朝中为官,谨慎谨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