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做一些比较新奇点的东西。
“皮蛋瘦肉粥?”
“松花蛋。”
皮蛋瘦肉粥是广东的一道美食。
会稽可还没有这样的做法。
小红听着还有些疑惑,松花蛋什么时候还能煮粥喝了。
用料也简单。
就是碎肉,皮蛋,大米,香油,葱姜蒜。
关键是粥的质感处理。
小火煮半小时后,把剩下的一半皮蛋切碎。
同时把煮在粥中的瘦肉捞出来。
用筷子撕成丝状,跟剩下的皮蛋一起放入锅中,再煮上半小时。
半小时可将剩下的皮蛋煮的没有石灰味,同时变得软滑。肉是水沸时下的,还保持了一定鲜味。
闰土在一旁把这道食品也教给了小红。
小红听的十分的认真。
这些东西,要是在一些大饭馆中,都是一些大厨的不传之秘。
是一些传男不传女的绝活,能用来讨生活的。
她没想到闰土就这么没有丝毫保留的都教了她。
一道普通的菜而已。
就算是以后还有想法开饭馆的话。
凭着空间中这些特殊的食材,就算是和别人的菜品一模一样,工序一模一样。那也没得一家能竞争过自己。
别的不说,光是大米,都好吃不少。别人一点的竞争力都没有。
很快做好了粥。
端上了桌子,一家人都吃了一下。
“这是什么?感觉味道怪怪的。”
都吃了一口。
反响都还算好。
广东菜在江浙地区也是吃得开的。
第二天一大早。
闰土到了灾区去。
“二狗哥,把这些松花蛋切碎放进粥里头,加加餐。”
更多的还是居无定所。
闰土从灾区回家的时候,在路上看到了一个好玩意。
“这个怎么卖的?”
“八文钱一斤。”
卖的是松花蛋。
没想到这个年头还能有松花蛋。
制作方法比较的简单。
就是用生石灰,草木灰,这些个玩意混合,放上两个月就行了。
有着一个说法,明代年间,江苏的一家小茶馆,在应酬客人时,随手将泡过的茶叶倒在炉灰中,店主还养了几只鸭子,爱在炉灰堆中下蛋,主人拾蛋时,难免有遗漏。店主人在清除炉灰茶叶渣时,现了不少鸭蛋,他以为不能吃了。谁知剥开一看,里面黝黑光亮,上面还有白色的花纹,闻一闻,一种特殊香味扑鼻而来,尝一尝,鲜滑爽口。这就是最开始的皮蛋。
还有一种始于天津,成于江浙的说法,流传江浙一带,屡经改进,工艺日臻完善,变色蛋作为一种全新的食品,经善于经商的江浙人推入市场。
目前知道松花蛋的也有不少。
但总的来说还是一个比较小众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