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海底两万里梗概 > 第16章 一份邀请信(第3页)

第16章 一份邀请信(第3页)

  起先,尼摩艇长只顾吃饭,一言不。后来,他才对我说:

  “教授先生,当我建议去克雷斯波岛森林狩猎的时候,您还以为我这个人出尔反尔、自相矛盾吧?当我告诉您是去海底森林的时候,您又以为疯了吧?教授先生,永远不能如此轻率地评价一个人。”

  “可是,艇长,请相信……”

  “请先听我说。然后,您就会明白是否应该指责我疯或者出尔反尔。”

  “那么,请吧。”

  “教授先生,您我都很清楚,人只要备有可供呼吸的空气,就能在水里生活。工人们在海底干活时身穿防水服,头戴金属帽,借助充气泵和节流阀,就可以获得水面上的空气。”

  “那是一整套潜水设备。”

我说道。

  “是的,没错。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人是不自由的。他与充气泵连接在一起,靠一根橡胶管输送空气,这简直就是一根把他拴在6地上的锁链。假如我们也用这种方法与鹦鹉螺号连接在一起,那么就不可能走远。”

  “依您,采用什么方法才能行动自由呢?”

我问道。

  “那就是使用您的两位同胞鲁凯罗尔和德纳卢兹明的器械。不过,为了适合我的用途,我对他俩的明进行了改进。这样,您可以带上它在的生理条件下从事冒险,而您的身体器官却不会受到任何伤害。这个器械有一只厚壁储气罐。我以5o大气压的压力将空气储存在储气舱里。然后,像士兵背背包一样,用背带把储气罐绑在使用者的背上。储气罐的顶端有一个匣子,罐里的压缩空气在一个控气装置的控制下,变成正常气压后通过匣子流出。未经改进的鲁凯罗尔器械有两根橡胶管从铁匣子里通出来,与戴在使用者嘴巴和鼻子上的喇叭罩连接在一起。其中,一根橡胶管用来吸气,另外一根则用来呼气。使用者根据呼吸需要用舌头决定开启哪一根管子。但是,我在海底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因此我得像潜水员那样,头上戴一只铜质球形头盔,而那两根用于吸气和呼气的管子就接在头盔上。”

  “真是无可挑剔,尼摩艇长。可是,您所携带的空气很快就会用完的。一旦空气中的含氧量低于百分之十五时,就不再适宜呼吸。”

  “这是肯定无疑的。但是,我告诉过您,阿罗纳克斯先生,鹦鹉螺号上的充气泵可以对空气进行高压储存。这样,这套潜水器械的储气舱便能提供九到十小时的可呼吸空气。”

  “我没有什么异议了。”

我回答说,“不过,我还请教一个问题。艇长,您在海底怎么照明呢?”

  “用伦可夫照明灯,阿罗纳克斯先生。呼吸用的储气舱是背在背上的,而照明灯则挂在腰带上。灯的电源是一块本生电池。电池不是使用重铬酸钾,而是用钠电。一个感应线圈把电能收集起来,传送给一只特殊装置的灯泡。灯泡里有一根弯曲的玻璃管,管内只有少许二氧化碳气体。接通电源以后,灯泡里的气体便会持续出一种白光。有了这样的装备,既可以呼吸,又能够看清。”

  “尼摩艇长,对于我所提出的所有疑虑,您都进行了如此无可辩驳的回答。我也不敢再有什么疑虑了。不过,即使我被迫接受鲁凯罗尔潜水器械和伦可夫照明灯,可对于您配备给我的猎枪仍持保留态度。”

  “那可绝对不是火药枪。”

艇长回答道。

  “这么说,是一枝气枪喽?”

  “可以这么说吧。我们潜艇上又没有硝石、硫磺和木炭,您叫我怎么制造火药呀?”

  “何况,”

我回答说,“在水下射击,在一个密度相当于空气855倍的环境下射击,必须克服强大的阻力。”

  “这不是理由。有些枪支,继富尔顿[2]明之后,经英国人菲利普·科尔和伯莱、法国人菲尔西以及意大利人兰迪等人加以改进,安装了一个特殊闭锁机关,可以在您所说的条件下射击。不过,我得向您重申,我的枪不用火药,而是用鹦鹉螺号上的充气泵可以为我大量供应的压缩空气来代替。”

  “可是,这种压缩空气很快就会用完的。”

  “怎么!我不是有鲁凯罗尔储气舱吗?需要时,它会向我供气的。为此,只需安装一个专门的气阀就行了。阿罗纳克斯先生,过一会儿,您看了就明白了。在海底狩猎,用不着耗费太多的空气和子弹。”

  “不过,我觉得,在这种半明半暗的光线下,在密度大大高于空气的液体环境里,子弹打不远,而且难以造成致命的杀伤力。”

  “先生,恰恰相反。使用这种枪出的每一枚子弹都会产生致命的杀伤力。而且,动物一旦被击中,无论伤势多么轻微,都会像被雷击一般倒下。”

  “为什么?”

  “因为这种枪射的不是普通子弹,而是一些由奥地利化学家列尼布洛克明的小玻璃球。我储备了不少。这种玻璃球外面裹着一层钢皮,又因里面夹有铅块加重了分量。它们是名副其实的小莱顿瓶,里面有高压电能,碰到轻微的撞击,就会爆炸。即便是再强壮的动物被击中以后,即刻就会倒下。我还要补充一点,这些玻璃弹个儿不比四号枪弹大,普通的弹盒可以装十。”

  “我没话可说了。”

我从餐桌席上站起来说道,“现在,我只需去取枪了。而且,您去哪里,我就跟着您上哪里。”

  尼摩艇长领着我朝鹦鹉螺号的尾部走去。经过尼德和龚赛伊的房舱时,我叫他俩快跟着我们一起走。

  接着,我们走进机舱附近船舷的一间小屋,在里面换上了猎装。

  注释

  [1]边缘呈齿状的小块白色薄云。——原注

  [2]富尔顿(1765—1815):美国工程师、明家和画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