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我等你到风景看透 香小陌讲的什么故事 > 第25页(第1页)

第25页(第1页)

  周遥也一笑,怎么着吧。

  他就是想帮着陈嘉。

  周遥的叔叔和那门市部的两个销售员,一起把那台电冰箱搬进陈嘉的家。

  先进大杂院的门,绕过五花八门的路障,还有各家挤占公共通道的乱搭乱建,最后转过陈嘉自家的小厨房,进他家的门,这一路把个电冰箱颠过来倒过去,很不容易的。周遥叔叔最后累得抱怨,&1dquo;大侄子你没说清楚是这种地儿,我来过这种破地儿么,你坑我啊?!”

  就这么个日立牌进口电冰箱,在他们机床厂同事之间,小范围里,又炸了。周遥弄来的一张进口电器提货单,就捅了不少人内心的脆弱和敏感点。

  瞿连娣这样条件,在厂子里算个中等偏下的困难户,竟然买了大件。

  正好年后初春,就是工会主席蔡师傅他儿子娶媳妇,借用工会舞厅的地方,摆了几桌,请一些同事吃饭。

  娶媳妇当然要买家具和家电。以前条件没那么好的时候,一切凭票,结婚买&1dquo;三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都要在单位里抓阄求票,没有工业券不卖给你。现在不至于了,想买什么总之都能买到,他家儿子房里大衣柜、酒柜、彩电、音响、电冰箱和洗衣机,甚至一套卡拉ok家庭套餐设备,都有。

  而且住的是楼房。

  厂里建的塔楼宿舍,按工龄和职称排队分房,蔡十斤他们家就分到两居室了。分到的房位于塔楼的第十七层,但好歹也是楼房啊。

  一群同事过去一看,呦,冰箱啊,&1dquo;雪花牌”的;洗衣机,&1dquo;白菊牌”的。

  &1dquo;诶,你们家也没弄个进口的?现在流行日本原装了。”

  &1dquo;瞿师傅她们家买那个冰箱,上回从咱们厂门口路过,我看见了,日立的。”

  瞿连娣在旁边听见大伙这么说了。

  她嘴边浮出个表情,一撇嘴一回身,不吱声,心头难得涌出一股暗爽!是,我们家买进口冰箱了,怎么样?

  蔡十斤他媳妇,脸色就不好看了,咬着嘴唇,心头是一股不爽,但也没话说。

  而且,瞿连娣那条件和眼光,怎么可能去买&1dquo;出国留学人员服务部”的东西?听说是周遥他们家帮瞿连娣联系提货,周遥爸爸是去苏联留学归来的工程技术人员,所以认识几个熟人&he11ip;&he11ip;真让人不爽啊。

  参观房结束,婚宴完事儿,厂里同事都散去了,这一晚上,工会主席媳妇就跟她家老蔡絮絮叨叨说了一晚上。

  &1dquo;怎么就、你说怎么就、就她们家那样儿,还能买得起日立?!”他媳妇盘腿坐在床上说。

  &1dquo;人家买就买了,有什么的。”蔡师傅道。

  &1dquo;她们家比咱家差远了。”他媳妇扁着嘴。

  &1dquo;是呀,她家比咱家差远了,穷着呢,那你生什么气呢?”蔡师傅瞅着他媳妇。

  &1dquo;&he11ip;&he11ip;”他媳妇说,&1dquo;哼&he11ip;&he11ip;还跟周遥他们家挺熟的。”

  &1dquo;你这人就这样儿。”蔡师傅说。

  &1dquo;我怎么样了?”他媳妇反唇相讥,&1dquo;我就说两句,你就不乐意听了!就当初瞿连娣刚来咱们厂还是小姑娘吧,当时你就在吧,就挺熟的,还帮人家这个那个&he11ip;&he11ip;你以为我不知道?”

  什么乱七八糟的?贴着&1dquo;绯闻”标签的一口大锅眼瞅着要从天而降,老蔡一看这话头不对,不敢讲话了,赶紧出去躲了。

  人人都有这些攀比与嫉妒的心理。一群矬子里面,还非要分出个高低贵贱,在矬子堆里拼命地冒尖儿争胜。气人有,又笑人无。

  蔡十斤媳妇最后来了一句:&1dquo;反正她就一个人,家里也没个男的,她男的其实早就在学校里有傍家儿了,谁不知道。”

  大家都知道。

  这句话出口,那一股气流顿时涌出了艰涩的喉头,浑身通畅神清气爽,终于找到心理上的平衡点,把心里这副失衡的跷跷板给正回来了。

  像蔡十斤这种,四十五岁做到工会主席,就已是厂里德高望重的老一辈,而瞿连娣还不到四十岁,也是资历仅次于蔡师傅的老职工了。因为她进厂也很早。

  瞿连娣刚进第四机床厂的时候,才十六岁。

  她十六岁就参加工作,在后来人的眼光里,这不就是童工么?

  当时就是这样的情况,瞿连娣作为一名68届毕业的初中生,正赶上那个复杂激荡的年代,就没有机会再上学了。她跟着高年级的大拨学生们跑出北京,往外地各处&1dquo;大串联”,随后再回来。学校都不能上课了,她就被分配到机床厂,成为一名工人。

  这算是家庭成分比较好的,才准许你进工厂。她父母都是京郊贫民,祖上实在没有一丝一成的爵位、成就或者荣光能够给她家成分抹黑,因此她们家是最光荣的无产者,穷得家徒四壁,什么都没有。

  在那几十年中,大批重工业和轻工业企业在北方大城市里飞展,整个城市上空烟囱林立,白烟飘渺,工业化的大生产热火朝天。那时的北京,有东方红汽车制造厂,有钢,有北京齿轮厂、炼油厂、化工厂,还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机床厂、内燃机厂、电机总厂,还有大名鼎鼎的燕山石化&he11ip;&he11ip;这些巨型工厂,容纳了百万名工人在城市里就业。

  陈嘉他姥爷,作为一位无产者,一人做工养活全家,家里一间上房都不衬,竟敢连生四个孩子。

  头一轮生个闺女,取名瞿招娣。第二轮还是闺女,就是瞿连娣。第三个,瞿盼娣。生到第四个,这老头子终于感到此生绝望再也不想生了,于是给四闺女取名瞿婷婷。连砸两个&1dquo;女停”在四闺女的名字上,可想而知这人是多么的不甘心不如意。

  所以,瞿连娣在自己家,就是个&1dquo;夹心儿”的老二。她是听着家长的指东道西与嫌弃嘲骂长大的,她也是从小照顾下面两个妹妹长大的,做所有的家务活儿。这一代的女子,有很多&1dquo;招娣”&1dquo;连娣”,名字就已昭示了她们不是父母捧在手心儿的宝,情感匮乏。

  她很能干,她性格倔强,她也埋着满腔的不甘心和不如意。

  她手上只有一张初中文凭,高中都没念过,大学校门长什么样子她就更没见过。周围很多人也都跟她一样的境遇,这一代人,总之谁都没捞着好,都憋屈而平庸。她那时候,就很尊敬、崇拜知识分子家庭出来的人。

  陈明剑就是这样一位,当年一副惨象儿流落到工厂的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学生。

  陈明剑刚进厂的时候,可傻帽了,手脚不沾阳春水的男人,做什么都什么不行,没法跟熟练工人比,就被分配到食堂做饭打杂去了。可这种人哪会做饭啊?在家他做过饭么?让这种人在食堂里当炊事员,简直就是降低全厂职工的伙食水准,都对不起那张价值五毛钱的&1dquo;甲菜票”!

  这两个人就认识了。

  这两个人,互相看着顺眼,条件还行,年纪也到了,周围同事和工会帮忙介绍介绍、撮合撮合,单位开个介绍信,就领证结婚了。

  许多人缔结婚姻,谈不上有多么深的感情,就是年纪到了,互相摆开条件,觉着差不多还行,就打算这样过一辈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