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紀錄片的人,往往都會養成一種,在別人幹活時理所當然地旁觀的習慣。畢竟旁觀者清,不參與其中,只是以全知全覺的視角來觀察,或許能拍出更客觀的東西。
安蕎不信那一套,也不信什麼「紀錄片是客觀的」這樣的鬼話。
雖然她是「直接電影」的推崇者,主張在創作者拿起攝影機之後,就不應該參與記錄對象的活動,要讓自己站在被記錄者的生活之外。但在放下攝影機時,對於自己將要拍攝的東西,創作者一定要有自己的觀點和想法。
紀錄片再有非虛構性,也是人所拍攝的。只要是人拍攝的,就會包含人的主觀視角和觀點。
故而她相信,真正的記錄,源於深切的體驗。
從洗一隻碗、餵一匹馬開始,事無巨細,都算是體驗。
林芳最後也沒拗過安蕎,她堅稱自己能讓小指不沾到水,依然動手洗了自己的碗筷,才回到自己的屋子去。
林芳和孫建發留在餐桌上,又講起白天的事。
林芳心有餘悸:「要真傷了她,王明那裡我們可怎麼交代啊。不說你們當年在部隊的時候,當初熙熙進市里上學,也多虧了他幫忙。這麼多年了,他也就拜託給我們了這麼一件事。要是我們連小安都照顧不好,還對得起王明麼。」
孫建發嘆口氣:「不只為了王明。小安這丫頭比我想得要好。」
「她是好的。」林芳說著,「所以我們也得對她好。」
「嗯,我想過的。明天晚上,我喊了孫成他們三兄弟過來吃飯,還有孫力家的馬倌,一起吃一頓。」
林芳不熟悉村里外來打工的人,問他:「孫力?孫成的t?大哥?他家的馬倌?誰?」
「一個蒙古族的小伙子,叫蘇德。今天那黑客馬不是跑丟了麼,他給找回來的。我想著,既然要喊他們三兄弟,就把他也給喊上。」
「應該的。那我明天去鎮上買菜。不知道小安喜歡吃什麼,我再弄點骨頭來,讓她補補。」
第13章「你倆」真有意思
安蕎跟王明約定的交稿日是下周二,卻因她手受傷,多了在家辦公的時間,而提前完成了剪輯。
文件成功導出,正好在中午十二點整。
她把文檔拖到雲盤,剛要點發送,又頓住了手。
王明對她的工作效率是很了解的。
如果這時候發過去,他肯定會知道她目前脫產剪輯的現狀。
與其給自己找一重麻煩,不如還是拖到下周二再給他發過去。
她揉揉發酸的脖子,把硬碟和電腦都收好,去到正屋。
孫建發尚未回來,林芳的菜已經做好了。她告訴安蕎,說孫師傅今天中午不回來吃飯了,他在外帶客人,在馬道中的茶棚吃了桶泡麵。
飯桌上只有安蕎和林芳,她好奇問一句:「茶棚是什麼?」
林芳給她解釋:「咱村後的馬道,不是有二十多公里長麼。一般人騎下來總得三四個小時,所以在馬道上,每個幾公里都會建個茶棚,賣賣茶水泡麵什麼的,讓人歇歇腳,馬也休息休息。」
安蕎連馬都還沒騎過,更不用說去跑那專業馬道,當然也不知道茶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