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上官祈聿 > 第6章(第1页)

第6章(第1页)

后来,不过就是母亲随口夸赞的几句话,三房的人在二叔公的寿宴上极尽夸大之能事,令在场所有的人都觉得母亲很喜欢那个孩子

连父亲都误解了

虽说父亲也问了母亲的意思,但当时母亲的确是说了那些溢美之词,而且是对着一个不过五六岁的懵懂孩童,母亲也不忍说出反驳伤人的话。

想着既然怎么样都是要过继来一个孩子,不管是谁,一开始其实都一样,她以后好好教导就是。

于是,三房上官时军家最小的这个孩子?——上官又恩,便顺理成章过继到长房名下,成了丞相嫡子。

上官瑜记得自己当时心里其实是有些不舒服的。

先不说那个在她看来又黑又丑还显得有些胆怯的孩子眼里所流露出的光,充斥着戒备和凶恶,完全没有五六岁孩童该有的纯真无邪,令她看着便有些不喜;更主要的就是,她感觉被设计了。

二叔公定是早早与三房联系,说起过长房过继孩子的事。

不然何故,上官时军一家其他孩子不带,偏偏带了一个年纪最小的孩童,长途跋涉、千里迢迢从临安赶过来?

上官时举只有一儿一女,带着长子过来,情理之中;但上官时军可是有三个儿子,长子比她年岁还长一些,次子年纪也有十来岁左右,那两个大的不带,反倒带了最适合过继的小儿子过来这里面若是没有二叔公的授意,她是无论如何都不信的。

但事已至此,父亲和母亲既然都已同意,也算那个孩子的造化。

最重要的一点,这孩子的亲生父母到时远在临安,不易碰面,也就不会过多的左右和影响孩子的成长,有利于母亲对孩子的教导和亲近。

或许二叔公也考虑到这一点,才没有从同在都城的二房与四房中挑选孩子,而是想到了远在万里之外、但又是上官家血缘亲近的三房的孩子。

这般想想,二叔公还真是有心了。

最后过继之事,在二叔公寿宴过后,便开了宗祠,重新改拟上了族谱,也就这般尘埃落定了。

再后来,三房虽没有如愿回到都城,但在二叔上官时祺的“帮忙”

下,上官时举由八品的提举司提举直接升任正五品同知,并允诺待时机成熟,会让他接任临安知府一职;而上官时军也由平民一下谋了一个正八品县丞的官职二叔甚至承诺,两家的孩子只要入科举,一定会帮忙安排。

本以为这件事就这样尘埃落定,几房重新回到原有的生活轨道。

可惜他们都忘了,有一句话叫“人心不足蛇吞象”

上官时军夫妇本事没有,野心却不小!一想到自己的儿子以后就是长房的嫡子,继承丞相府的一切也是指日可待,自然便不甘愿只屈就于一个小小的八品芝麻官…

于是,过继仪式过后,三房那群人明面上客客套套与几房告别启程回临安,暗地里却商量着让上官时军的妻子唐氏留下,好时刻亲近观察那孩子,莫叫他忘了自己是三房人。

都城这边谁都没有想到,唐氏会半路折返,并在离丞相府不远的一处闹市租了一间二进的小院,又在之后的日子,想尽办法与她这小儿子上官又恩取得联系,后来她还伺机买通了上官又恩身边的一个嬷嬷。通过这个嬷嬷,她和上官又恩一直暗通款曲。

上官又恩过继的时候已经六岁,就算再懵懂无知,也认得清自己的亲生父母,尤其是唐氏根本就没离开他身边。

所以即便母亲后来再精心教导,也耐不住他身边有个居心不良的亲生母亲一直在他耳边教唆、灌输不堪的思想。

上官又恩不笨,但骨子里还是有着上官时军的影子,从小就不是读书料,好逸恶劳,又好高骛远,再受唐氏的影响,性格便有些势利贪小。

但这些都不是原则性问题。

在母亲看来,每个人都会有各自的缺点和优点。长房过继孩子,并没有要求一定要他科举高中、光耀门楣。母亲心里,只希望这个孩子能支立起长房,能让上官瑜出嫁以后还有个娘家可以依靠。

或许父亲心里也是有此打算,所以对于上官又恩并没有过多苛刻,再后来,朝中多事,他自己开始分身乏术,疲于应付对立势力的挑事和皇帝的刁难,根本无暇顾及内宅之事,也就没及时察觉上官又恩的变化和私下的小动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