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达瞻先是一愣,接着仔细瞧了瞧黄秉中,只见他神色平常,一副胸有成竹似乎很有把握的样子,想了想点头道:“如此……那我就暂且先信黄大人一回,不过丑话可说在前头,黄大人千万不要忘记,这军粮要是一旦断了,大军必乱!如到了那时候,哼哼!恐怕黄大人你……”
“这个本抚自然知道,如黄大人没其他事的话还请尽快回临安安抚其部下,以免军心不稳扰乱地方才是。”
“告辞!”
孙达瞻也不多说,对方明摆着轰人了他还留着干嘛,何况3ooo石粮食还需他尽快运回去,至于后面的五万石,要是黄秉中到时候拿不出来,那就不要怪他不客气了!
走出巡抚衙门,孙达瞻先找人接收3ooo石粮,随后马不停蹄地赶回了临安,回到临安他就写了个军报交人连接送往大阿哥处。
孙达瞻是武将不假,可他心里的小九九可不少,按大阿哥原来的计划,他的右路军是走杭州南下然后向西包抄,可现在桐庐失陷,如再执行原来行军路线,拦在去路上的桐庐就成了根硬骨头。
既然这伙反贼能拿下桐庐,那么表示对方的实力绝对不可小看,何况占住桐庐反贼不仅获得了大量军粮,要知道桐庐还有许多军械物资也落入了敌手,这可本原是他孙达瞻的东西啊!
此消彼长,暂时没摸清楚桐庐反贼情况,再加上缺少粮食的孙达瞻并未有把握和桐庐的反贼正面作战。为此,他手书一份报于大阿哥,把这些情况告知中路军,同时以右路军缺粮需等待的理由暂留临安,这样一来就算大阿哥要怪罪也绝对怪不到自己头上,而黄秉中会不会由此倒霉,关他鸟事。
就此,右路军在孙达瞻的命令下直接就停在了临安不走了,一方面等待大阿哥的回复,另一方面天天朝着杭州催促后续军粮。而黄秉中也加紧要求各州府加快征粮度,闹得杭州周边百姓是怨声载道,一些本勉强还过得去的老百姓被这么一弄就成了赤贫,而一些小有家底的富农也只能苦苦挨日,就连地主们日子也不好过,在官府各级强行摊派的压力下眼看着被拿走的粮食那是哭天抹地,捶胸顿足。
除此而外,别忘记杭州大战后浙江还存在大量流离失所的流民,还有许多在战后被安置的原义军百姓。这些人除去手中沾血的义军各级头目外,大多都是浙江本地人,虽然无奈入了义军,但战败后朝廷考虑到以仁治天下,所以让各州府分散把这些人安置了起来。
本来,如果没有后来的事,这样的安置是比较好的措施。要知道袁奇起义后他的大军基本都是当地强行征召的老百姓,这些老百姓许多人本就不想造反,只是被迫无奈。何况康熙皇帝一向讲究仁德,张云翼上报朝廷后康熙不但同意,同时还大度赦免了这些人的罪名。
可谁想现在又出了这一出事,安置的这些人本已没了家园,现在又没了粮食救济后一下子就成了地方上的定时炸弹,当加急征粮越来越狠的时候,民间的暗流已开始蠢蠢欲动,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猛然爆。
第oo73章伟人谷
“大哥!大喜啊大哥!”
绩溪以东,这有片连绵的山地,大鄣山就是其中一处,大鄣山里面有个伟人谷,传说轩辕黄帝携容成子、浮丘公曾在此山中采药炼丹,而今袁奇的残兵败将就暂躲藏在此处。
杭州一战,数十万大军灰飞烟灭,袁奇在高进部的掩护下好不容易才突了出去,但身边的的兵马也只剩下了近万人。随后张云翼紧追不休,袁奇部士气低落是连战连败,如不是袁奇指挥有方早就被剿灭了。直苦苦挨到张云翼在阵中病死,袁奇才找到机会冲出包围圈远逃而去,此时他的人马已不满三千人,就连军械物资也丢了个一干二净。
带着人马一头扎进了浙徽交界处的群山中,这里有古时的茶马古道,地势险要,人迹罕至,袁奇带着部下在山中绕绕转转,最终在这伟人谷暂且落下了脚。
从手握数十万大军,意气风围攻杭州的袁大王爷,到现在只带着三千残兵败将偷偷摸摸躲在山谷中的败将,说没有失落感是绝对不可能的。回想起杭州之战,袁奇认为自己失败的最大原因是在杭州拖的时间太长了,如果当时无法一口利索地吞下杭州,他就应该早早带着主力弃杭州而去转攻他地,而不是在杭州城下无谓地消耗力量,最终被张云翼给打了个措手不及。
如果时光倒转,他袁奇再也不会犯下如此错误。可惜的是,这世界是没有后悔药的,如今清廷是不把自己剿灭誓不罢休,何况清军的主将张云翼虽死,但清军实力之强大是他无法抗衡的,一旦再被清军追上尾巴,那么袁奇的结局可想而知。
这一日,袁奇早早起来,在营地的空处刚练完一趟拳,正要歇息下的时候,就听得王友三的大嗓门呼声传来。
“什么事大呼小叫的?”
“喜事!有大喜事啊!”
王友三喘着粗气跑到近前,脸上是掩饰不住的狂喜:“南边出事了,祝建才已经拿下了桐庐县,清狗的几十万石军粮和军械物资全被在桐庐一锅端了,大哥你说这是不是大喜事?”
“当真?”
袁奇猛然一震,瞪着不可思议的目光看着王友三。
“真!千真万确啊!”
王友三兴高采烈地说道:“是江湖上的兄弟传来的消息,这消息绝对可靠!娘西匹!这祝建才真是走了狗屎运,也不知道他怎么知道桐庐有这么多好东西的,奇了怪了,按理说他的人马不多啊,怎么就给他拿下桐庐又占了这么大的便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