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绍华接着说:“这已经是百年前的事了,当时的记载只剩几张残破的羊皮纸,还是我花大价钱搞来的,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蓬州是属于一种大型雪原狼的领地。”
“好了,各位,我们该回到主题上了,”
萧竹拍了拍手,“这一亿两黄金,按父皇的意思,只有六千万两是用在幽荧的三代机开上,剩下的四千万两仍然用在研究烛照系列的四代机上。”
“一亿两黄金,我萧某不说大话,这一亿两少了半点我都不会把你们叫来,在过去的六年里,我们一共往烛照系列的研上投入了两千万两的黄金,这还是我们处处节省下来的,实际上父皇只投了一千三百万两黄金,但是我们如今终于在这个项目上富裕起来了,我们要用最好的钢材锻造最好的机甲元件,不用再想尽各种办法节省能源。”
“为什么……突然投入那么多?”
“因为战争可能真的要来了,其实自从北6宇文昌携淮州叛变后,目前最有可能战胜烛照的影兵器也有了再次现世的可能,楚国火铳的研也在进步,据说已经有机会破开烛照三代机的外甲了。这都是威胁,另外,国师前些日子进宫,父皇亲自去了一趟玄云观,回来之后便面色凝重了。”
“什么意思?”
曾庸问道。
沈冶感叹道:“这天下,可能要不太平了。”
“是的,”
萧竹点头道,“上次我看到父皇面色凝重,还是母后去世的时候,而这次父皇的脸色更糟糕,再加上突然的军费投入,我可以确定,战争真的要开始了。”
死寂突然灌满了整个紫宫,每个人的脸上都降下一块阴霾,除了沈冶和萧竹。
看到众人如此,沈冶拍拍手道:“各位振作一点,我们还有烛照机甲,等到开战的时候,幽荧也会踏上战场,这是我们的作品,是我们为战争准备的作品,别忘了,机甲不是为国家消耗财富的,而是为大乾开扩国运的,在真正的战争开始之前,我们的战争也该开始了,我们要在战争来临前,争分夺秒研出第四代的烛照和幽荧,根据我们的计算,第四代的机甲完全可以与第二序列的影兵器抗衡。”
钟涵书问道:“只是第二序列吗,目前已知的第二序列的影兵器有多少?”
“第二序列已经是一般人力的极限了,”
沈冶沉声道:“第一序列的影兵器都是传说级别的东西,在北6的历史里都是属于神话级别的,有记录的影兵器里,只有第二序列及以下是可以由人力打造的。”
曾庸问道:“没有人造第一序列影兵器吗?哪怕一件,那第一序列的影兵器又是从何而来?”
沈冶摇头道:“根据目前有的资料来看,没人知道,只知道北6草原一度被战争覆盖,那时的北6还有各种凶兽,是淮州的森林深处走出了一群人,他们手持最初的影兵器,带领当时的一支庞大的民族征战北6,征服了所有的部落,将凶兽驱逐到蓬州雪原,最终在洛州北部的中心建立了剑骨城,这就是对第一序列影兵器的全部记载。”
“这段记载,真的跟第一序列的影兵器有关系吗?而且没记错的话,最初统治北6的不是豹旗独孤氏吗?”
汪绍华问道。
“即使是在北6,历史也被分为正史与野史,除了这段野史,我们几乎找不到与第一序列的影兵器有关的东西,同样的,这段野史也有与北6正史高度重合的部分。”
沈冶接着说:“在独孤家统治北6时期,第一批第二序列的影兵器也现世了,据说是当时的独孤家的大君派遣工匠随着一批人回到了淮州,一年后,第二序列的影兵器便出世了。”
“这种说法,有依据吗?”
汪绍华思索道。
萧竹回答道:“有,第二批影兵器出世的时间与北6大举进攻前朝汉的时间刚好能对应上,在汉史中也是那段时间第一次提到影兵器,当然了,如果不信,独孤家的后代不就在南6吗,辽国王族可是实打实的北6独孤氏后代,我们目前得到北6史也是独孤一族带过来的。”
辽国,建立于大乾乾祖帝时期的开祥二十三年,当时的独孤氏被虎旗赵氏驱逐,影兵器也是自那时起逐渐销声匿迹,直到如今狼旗拓跋氏时期,影兵器彻底埋没于历史长河。
影兵器从出现到鼎盛,虽然没能真正意义上结束北6的混乱,但还是让北6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稳定,而影兵器活跃的历史其实只有不到三百年,就随着北6两个时期的结束而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萧竹又接着说道:“好了各位,把重点拉回到第四代烛照和第三代幽荧上面来吧,我们目前的任务来很繁重,父皇给够了黄金,但可没给够工期,我们最乐观的时间只有十个月,我们必须在明年八月之前将两个系列的机甲的四代机交付给国家的军队,当然,一亿两只是研的经费,制造的经费后面再议。”
沈冶话道:“目前我和萧竹对于幽荧的展已经决定好了目标,机动、模块化武器、战场作用偏向歼灭战,所以三四代机必须进一步提高度,另外,机甲关节的灵活度要达到二十五个点,才能满足灵活作战的要求,四代机如果能达到三十个点是最好,配套武器必须重新设计,尽一切可能在不降低幽荧灵活度的前提下提高武器的破坏力和适配度。”
“至于烛照系列,我们也有一个大致的目标,在目前内甲和外甲的基础上,再加装一层外甲,将烛照系列设计成三层甲的重装高机动机甲。”
钟涵书叹息道:“重装高机动,是要模仿北6虎旗时期的铁浮屠吗?这太难了,目前两层甲就已经让烛照止步于高机动了,再加一层外甲,岂不是要回到中级机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