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半”
并不是为了顺口而改的“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半”
而是真的、字面含义的,东周被分成了两半。
东周甚至都不配拥有一个像“西周”
一样的出场。
在这浩浩长河中,属于东周的年岁里,“东周”
或许将永远地成为一个背景,一个陪衬,一个明明存在、却完全无足轻重、不被任何人放在眼里的朝代。
而更为辉煌的、被全部人所铭记的,或许只有“春秋”
、以及那个还没来得及出现的另一半了。
乐声铮铮,春秋二字消失,天幕上再次出现了和“甲骨文”
出现时同样的一行小字。
【公元前722年,史书《春秋》编年始于此】
所有史官纷纷肃容,双目却炯炯,紧紧盯着天幕之上的这一行字。
《春秋》,一本不过万字的史书,竟能与“甲骨文”
这种现放在同样的位置,以同样的方式,挤进“华夏五千年”
的展史中,在被战争支配的王朝更替中,占据着自己的一方天地。
后世之人竟从未轻视过它们、甚至将它们与王朝放到了同等的地位。
许多史官和修史者都忍不住潸然泪下。
为这份敬重,为这份传承。
铮铮乐声宛如流水,悦耳却不平和,步入佳境。
天幕之上——
【公元前679年,齐桓公称霸】
【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
春秋。
齐桓公抚掌大笑。
那几个称霸的比他都要晚,但“齐桓公称霸”
五个字是最大的,占据着这一画面的主导位置。
春秋五霸、春秋五霸,好名字!
乐声逐渐急促、音转激昂,节拍也越明显。简的舆图之上,一道红线蜿蜒勾住联合了晋楚二地,为这春秋史上的第一次弭兵之盟勾勒出了形状。
【公元前579年】
【晋楚盟和】
周灵王二十六年,第二次弭兵会盟前夕。
十四国的士大夫齐聚商丘,正待会盟,谁知天幕于此时出现。
此刻,所有代表本国君主的士大夫们都肃穆地仰视着天幕,对那一行小字进行了庄重的注目礼。
弭兵会盟,停战协议。他们身负重任,为了一时的安和,来代表国君向晋、楚示弱,奉晋楚两国共为霸主,大家一起上贡,以求和平。
但这次和上次完全不同,这次前来,剑拔弩张、危险重重。能否成功暂且不论,但参会过程一定是在凛然的杀意之中。
士大夫们俨然长叹,又都暗定了决心。
此次大会若成,他们也会和天幕上显示的一样,被史书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