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莫负韶华作文 > 第九十八章 开悟(第2页)

第九十八章 开悟(第2页)

周知府和王同知也聚在一处商量受审时的事宜,许多细节的东西他们得格外注意,不能轻易被主审官诱导。

王夫人则忙着将王和送进来的糕点分给大伙儿,监狱里最是吃不好,有一口糕点可比珍馐还金贵。

虽是在充满了腐朽死气的监牢,却因着他们心智坚定,态度平和而显得平和安宁。

再说周敬思,此时的他早已落魄得不成样子。

因着怕锦衣卫追上来,他根本就不敢走大路。凭他公子哥的细皮嫩肉往僻静山林里钻,没多久就挂破了衣裳,磨坏了鞋底。更要命的是备着的干粮已经吃完了,他袖带里虽藏着两锭银元宝,却也没胆量去城镇上买吃食。

这样硬挺着往北边走,又倒霉的赶上了两场大雨。他又冷又饿又没处躲避,一场大雨淋下来就染了风寒,再来一场几乎就要了他的小命。

好容易寻了个破庙容身,身子也已经滚烫得手不能触。更糟糕的是他心里还埋着火,内外相冲立马就放倒了他。晕晕醒醒四五次之后,周敬思觉得自己快活不成了。这时,他满脑子都是初去京城时被人戳脊梁骨骂败类的场景,再一转又是父亲被踩在脚下,韶华被绑在柱上抽打的凄惨景象。

他想到了小妹的哀求,母亲的眼泪,自己也早已经泪流满面。

到了这个时候,他才终于知道了亲情的可贵,才终于知道了品格端正的重要:“若我没在前头栽赃王同知,到了京城我依旧是鲜衣怒马的大公子。若我没那么自私自利,我至少能守在家人身边,相互温暖着堂堂正正去死。”

可如今呢,死在这荒山可有人知?

这一刻,悔恨跗骨折磨得他生不如死。他想着死了吧,他先等在奈何桥上总有机会和家人团聚,总有机会给大家磕头认罪!

再醒来的时候,周敬思躺在一辆行进的马车上,身上盖着一床漏花的破棉被。

见他睁开眼睛,赶车的粗犷大汉边甩马鞭边回头看过来:“既是醒了,便说说你是何人要去哪里吧,若不顺路我也好寻个地方将你放下。”

意识到自己还没死,周敬思很有些失望。他瞪着两只鼓眼睛望着天上不断变幻的白云,停了好半晌都没说话。

“咋的不说话,莫不是个哑巴?”

那大汉在路边停了车,转过身来便伸手切他的脉:“嗓子没问题,风寒也好得差不多了啊。你这一直不说话,莫不是还想讹我?”

周敬思便摸了袖袋里的银锭子递给他,沙哑着嗓子回道:“家里遭灾,我好不容易才逃了出来,举目无亲没地方可去。”

去年开封和杭州都有灾情,逃出来到现在还无处安稳的也大有人在。

那大汉接了他的银子揣好唏嘘两声之后便又坐回前头赶车:“看你的身架倒像是南边的人,老家在杭州?”

周敬思有气无力的嗯了一声,心灰意冷的他有一搭没一搭的和大汉说着话。

谈话中,他知道大汉是北边人,最大的儿子抢盐时打残了个士兵,眼下正要拉去充军。王知府仁慈,许他儿子在充军前回家见父母一面,所以在扬州经商的大汉便火急火燎的往家里赶。

“说起来是崽子混账,可往深了论咱老百姓不也是被情势所逼?百姓连盐都吃不上岂不是就断了活路,不去抢难不成还坐着等死?”

说起北边缺盐的事,周敬思倒来了兴致。他挣扎着从板车上坐起来,看着大汉的后脑勺认真的问他:“缺了盐朝廷自然会想法子为你们运过去,哪里就像你说的要断生路?”

“嗨,你还不信!”

那大汉满心怨气,拔高了声调催快了语道:“就是指着朝廷咱周边的村民才浑身都肿得透亮。那人一天天的死一天天的烂,盐却是今天被抢明天缺货。老百姓想吊口气活,不去抢你说怎么办?”

停了下没等到周敬思回话,他又气吼吼道:“你不是没地方去,那你跟我回家,去听听当地的人怎么说,看看当时有多惨。说起来,最后还得感谢山匪,要不是山匪从别处抢了盐运过来卖给我们,这会儿大家伙儿都得死。”

“山匪?”

“都传后头的盐是山匪运过来的,具体是不是谁也摸不清。唯一有点音信的便是盐的赵掌柜,可他嘴严硬说是贵人从扬州贩过来的,怕人不信还出示过盐引!”

大汉絮絮叨叨说着大伙儿对‘山匪’的崇敬和感恩,动情时还指天誓要去为‘山匪’修的功德庙,上香叩拜。那感恩戴德的模样,看得周敬思心里苦热。

原来,周韶华做的是这么有价值的事。救万民于水深火热,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实在值得。

经历过这些,周敬思突然开悟。他打断大汉激扬澎湃的歌颂‘山匪’的伟大,坚定道:“若是大叔能想法子疏通下关系,在下肯替你儿子去充军。”

他赶不上贩私盐救民于水火了,可还能用拼着这条贱命去参军杀敌。他活这一世,总得让生命有点温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