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 李亚平 > 第43页(第2页)

第43页(第2页)

  一个年近五十岁的辅大臣,差不多相当于今天的内总理大臣了,诚惶诚恐地跪在一个

  十岁不到的小皇帝脚下涕泪交流,口口声声称小皇帝对自己是&1dquo;恩若父子”;原因仅仅是小

  皇帝在张居正刚刚经历了一场政治搏杀之后,表扬了他一句:&1dquo;先帝说你是忠臣。”

  诸如此类之上佳表现,在中国以往的几乎任何一个历史文

  化名人那儿差不多都能看到。说我们的政治文化传统具有重大缺陷,这就是理由之一。在

  这个意义上,它根本就是栽培白痴的文化。我肯定没有用今人之标准去苛求古人的意思。

  但在人类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若连这种在帝王面前人如草芥一样的政治文化传统

  碰也不能碰一下的话,那才真正称得上一个下贱,就是一个真正的贱骨头!

  我们民族中的精华人物尚且如此。其他不说也罢。

  三

  现在,让我们还是回到潘家园旧书摊。

  从前年九月出版《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

  录》,到去年十月出版《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至今已经一年多了。我心中最

  为担心的一件事情,就是在潘家园旧书摊上,看到我的书。为此,我愿努力。即便不能永

  远,至少要让它在那里出现得尽可能晚一点。

  (21世纪经济报道)

  口不对心的士大夫文:沈沣

  从去年的《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到今年的《大明王朝纪事》,李亚平的两本书都以《帝

  国政界往事》为题,评说大时代变局中的大人物。

  &1dquo;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是李亚平对历史的立场。

  &1dquo;(明朝)其对于中国政治传统、文化传统的影响既深且巨,以至于六百多年后的今天,依然

  清晰可见。”

  全书分成上下两编。虽说副题是&1dquo;纪事”,但对他,先是&1dquo;纪人”。

  上编写君,&1dquo;用白骨堆砌理想”的开朝皇帝朱元璋以及他的四个变态的后世子孙。他在引子

  里清楚地交代:&1dquo;对于今日中国人生活影响最大的那一部分,很有可能就来自朱元璋的大明

  帝国,而不是今天更近的大清帝国。”而至于另四个皇帝——正德、嘉靖、天启和崇祯,&1dquo;在

  朱元璋的制度设计下只能培养出这样的后代。”

  下编写臣,&1dquo;在死局棋里博弈”的大学士张居正和四个斗法的同僚们。&1dquo;我在思考士大夫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