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筒就没有用石头来砌,而是用掺了草梗的黄泥一层一层抹上去。
虽然是第一次做,但有好几个远古手工达人亲自施工,两铺炕最终还是搭得像模像样,剩下的就只有一件事,把炕烧干。
这项任务就交给了阿妈,刚开始的两天,火炕没干,烧起来一屋子土腥味,偶尔还会冒烟,阿爹都是带着小锦鲤到院子里玩。
找一块空地,祖孙两人铺一块干干净净的大草席,秋凉,给孩子多穿几套麻衣,一会儿用树叶玩做饭炒菜的游戏,一会玩草编蚂蚱,一会又挤甜甜水喝,倒也过得十分快乐。
白冰就没有那么清闲,她抓紧时间又用黄泥在院子里垒了一个烧陶的窑,这两天蛋都留在这里帮忙,这小子嘴贫了一点,干活倒是勤快,一趟一趟从大河里挑水回来。
这里挑水用的是竹筒,筒壁很厚,内里盛水的空间有限,因此,往返一趟,把人累得够呛,却盛不回来多少水。
白冰觉得,如果用薄竹片镶嵌在一起做后世常见的那种木桶,对于这里非常擅长手工的男人们而言,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之所以到现在还没有被明出来,大约是因为没有铁箍用来固定竹片,毕竟麻绳的韧性有限,用不了几次就会磨断。
按照脑海中的资料,白冰一边跟阿爹商量,在阿爹的建议下,总算是做出了窑炉的形状,这个还算简单,和好泥巴往上糊就行,真正难的部分是做风箱。
因为烧窑需要窑内达到很高的温度,因此必须有风箱助力。
对比了好几种材质、款式的风箱,最终她还是选择了用泥巴砌出的那款,取材简单,工艺也不算复杂。
但转轮部分还是要阿爹动手才完成。
白冰怀着忐忑的心情,筛了一些很细的黄泥,带着几个孩子开始了最快乐的环节,搓泥巴。
盘条法是最适合新人上手的方法,一家人聚在一起开开心心搓泥条,搓好之后,白冰将泥条盘成一个陶锅的形状,用手将表面抹平。
花石听女儿说,把这个泥巴做的锅放在火里面烧,泥锅就会变得像石锅一样硬,可以拿来煮粥煮饭,觉得女儿简直异想天开。
不过自从女儿受了神明的指引,做的每一件事似乎都没有出过差错,因此给她帮忙的时候也非常积极。
反正就当哄孩子玩了。
花石盘出来的锅就要比白冰的好看太多,圆润饱满,平整细腻。
白冰不解,难道大家用的不是同样的泥巴?
快快乐乐的玩泥巴环节结束,空地上已经摆了大大小小十几件泥胚,有陶锅、陶碗、陶盆、水杯和陶罐,还有小锦鲤捏的一排小黄鸭!
额。。。。。。尽管每一只小黄鸭都是圆乎乎的一坨泥巴,根本看不出鸭子的轮廓,但她自己非常坚定的认为,那就是小黄鸭。
待泥胚风干之后,白冰选中了阿爸捏的那只陶锅,这一件器型最好,也最实用,此时泥窑已经烧干,里面的炭火也燃烧得十分旺盛。
将锅胚摆进去,白冰见还有几个小小的空位,她又捡了几只“小黄鸭”
放在泥锅旁边,开始了不停的鼓风烧窑的过程。
这两天,又是烧炕又是烧窑,薪柴的消耗度大大增加,阿妈腾出功夫就带着蛋到河边拾柴火。
好在河边大柳树那里,有很多很多的枯枝,用不了多久就能扛回一大堆。
到了晚上,火炕已经烧到七八成干,炕面的黄泥也露出了本色,所有人进屋的时候都会到炕上摸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