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廷和素来以年少老成着称,如今到了中年,更有持国之相。
也正是如此,所以弘治皇帝才会把朱厚照托付给他。
存了为太子谋良臣的想法。
看见他惊呼的样子,弘治皇帝略有疑惑。
“怎么回事,杨师傅?”
“你认识苏策?”
杨廷和苦笑更甚。
何止是认识。
起来,其实自己还应该感谢苏策。
正是因为他,所以杨慎才会有如此大的转变。
身为教书育人者,杨廷和岂能不明白此间的道理?
杨廷和从头到尾,给弘治皇帝讲了一遍苏策在国子监,与杨慎共同教授其余监生的事。
这下子,轮到弘治皇帝失态了。
“苏策竟还是国子监诚心堂的第一名?”
弘治皇帝之前答应了章懋,要为此次月考放赏赐。
仅仅五十两银子,弘治皇帝权当勉励监生了。
所以把银子给了章懋之后,就没有再过问。
现在现,赏赐的竟然还是朱厚照口职宫外的朋友”
。
简直是太巧了!
“快,宣太子!”
弘治皇帝按捺不住好奇的心思。
他太想知道苏策是什么样的人了。
仅仅听萧敬描述此人外表和背景,完全没有什么概念。
所以弘治皇帝想听听,朱厚照口中的苏策,到底是什么人。
不一会。
朱厚照便被传话太监带到了御书房郑
“父皇,叫儿臣何事?”
他本是兴致勃勃。
西山制盐坊开办的红红火火,连带着近些日子心情也好了不少。
但看到杨廷和的时候,还是下意识的有点怕。
没办法,杨廷和是读书人。
教育朱厚照的时候,满口半个脏字没有,却能的他羞愧难当。
每次朱厚照见到杨廷和的时候,总会下意识的眼神回避,不敢直视。
弘治皇帝清了清嗓子。
刚想开口夸奖朱厚照,话到嘴边,觉得有些怪异。
以前好像还没怎么夸过他。
冷不丁的办了件好事,还真不知道怎么了。
“咳咳,听你最近在西山置地,办了制盐坊?”
“朕还是听杨师傅的,你怎么都不跟朕聊这些?”
朱厚照讶异的看向杨廷和,没想到向来古板的老师竟然也会在意这些。
但提到了制盐坊,他立马就有磷气。
骄傲的一仰头,道:
“制盐坊,只是儿臣的第一步而已。”
“现在也就产了几万斤盐,算不了什么。”
嘴上的谦虚,可他脸上洋溢的自得已经快溢出来了。
弘治皇帝胡子微颤,有些愕然。
“你可知道,单单是你们制盐坊的产量,就已经足够供应京城一成的用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