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意思?”
按照他以往的经验。
商户们无非是低买高卖,赚个差价。
顶多就是经营不善,最终导致一个家破人亡的下场。
这种事在一个人的身上,那是灭顶之灾。
但在整个大明的身上,在户部尚书来看实在是有些微不足道了。
苏策一直以为户部尚书会对这些清楚。
但转念一想。
之前商业一直处于被打压的状态,不是被朝廷打压,就是被百姓看不起。
甚至《大明律》和《御制大诰》之中,都有详细说明商人该穿什么衣服,乘坐什么马车。
一些列的规定,都让商人没什么机会出现在户部尚书的眼里。
不过,没注意到,或者是没有生,不代表不会生。
一旦大明的局势开始明朗,百姓手中有了银子,商业展起来,很多问题都会自然而然的冒出来。
现在只是时间未到罢了。
但是苏策作为一个“过来人”
,肯定不能见死不救。
“所谓长偏了,就是市场自身的滞后性。“
“滞后性?”
听见新词。
朱厚照立马竖起耳朵。
“对,没错。”
“例如今年粮食减产,市面上的粮食变少,粮价肯定就会升高。”
“而这时大家又看到了粮食的价格高,能赚钱,于是很多人都开始种粮食。”
“等到来年,粮食多了,反倒价格下降了。”
“所以说,这就是臣提到的滞后性。
“若是没有朝廷在其中调节,怕是很容易就激起民变。”
“天灾不可怕,但凡有口吃的就能活下去。”
“人祸则不同。说来就来,完全没有一点预兆。“
他随口说出来的几句话。
弘治皇帝已经完全被震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