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21岁退休回家种田了TXT百度 > 第29节(第2页)

第29节(第2页)

在他合理控制大棚室内温湿的前提下,他种下去的秋葵已经率先结了果子。

作为大棚老板,胡大海一家自然最先吃到,不过就是一道很家常的秋葵炒鸡蛋,愣是叫家里三岁多大人正愁他不爱吃青菜的“狗见嫌”

,抱起盘子吃个精光!

吃完,“狗见嫌”

还抹抹嘴巴,冲老爸老妈要道:“晚上还要吃秋葵。”

胡大海妻子也惊呆,问:“大海,你确定这秋葵是咱们家大棚种出来的?”

“啊!”

胡大海也惊呆,但很坚定地还是发出一个特别肯定的声音,这就是自家种出来的大棚菜!

大棚菜是远不如当季菜好吃的。这一点,专门种大棚好几年的胡家两口子心里门儿清,所以赚钱之后,他们家一般吃的都是超市里最贵的有机菜。

这些有机菜都是从全国各个有机种植地露天种植采摘的蔬菜,有机是有机了,露天也露天了,但当中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相当一部分菜是不耐放的,菜商为了减少运损,一般都会在菜只有六七成熟的时候就提前采摘下来。也就导致蔬菜是健康了,但味道不好,跟大棚菜也没差多少,都寡淡无味。

但这次自家的秋葵就不一般了啊,吃起来清香当中带着一丝回甘,黏液滑、不涩口,关键是肉质层也够厚实,吃起来爆汁爆浆。从味道、从口感、从品相,王珍珍是丁点儿都不敢猜,这竟然是今年自家大棚种出来的?

看妻子这样不可置信的表情,胡大海突然想起来了。

他道:“这个秋葵品种不一般,是淮大农学院一个学生从他们学校搞的内部种子,说是品种特别特别好,当时我也没敢多买……”

越说,胡大海就越是后悔,他怎么当时就没把那小子家所有种苗都包全了?

王珍珍也就是这两年在家照顾小孩,大棚那边去得少,但当初他可是跟胡大海一起建大棚的女人,对于大棚菜和非大棚菜市场的了解她同样认知深刻。

王珍珍当机立断指挥丈夫:“你现在就叫人把那些秋葵上面的大棚给撤了,咱们现在就拼着上市晚一点,也要做出来个非大棚菜,到时候价钱肯定比早秋葵可以卖更好。”

胡大海嘴角动了动,跟老婆坦白:“我当初就买了几十棵秋葵苗,不过还有些青椒甜椒番茄这之类的。”

“一共多少棵?”

王珍珍已经对这个过于谨慎的丈夫不想多说什么了,她现在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止损。

胡大海:“二百多、不到三百吧。”

说时,胡大海自己都想给自己两嘴巴子。

当初那菜苗瞧着长势那么好,明显就不是普通品种,怎么他当初就那么老鼠胆哩?

王珍珍:“全部把塑料布揭开!全部露天种植!”

第34章

五月中旬,一些气候比较温暖地区的大棚中,秋葵已经结果了,这个时候秋葵出棚价差不多是五、六块,要是卖到附近地区,市场价少的也要八、九块。要是像淮市这种稍微远点儿的地方,超市基本都是十块往上了。

淮市这边四季分明,第一批最贵的菜肯定是赶不上了,胡大海他们基本上都是赶第二茬,差不多市场价在八。九块时卖出,一斤净利润至少也在两块五往上。

要知道,等时间进入六月,那时候秋葵可是一天一个价了,一些小规模大棚菜也陆续成熟,到时秋葵可能市场价每斤从五块,渐渐跌到三块……等到了盛夏,每斤甚至就只剩下一两块钱。

市场价一两块,那对于大棚来说,出棚价毛毛钱,连成本都够不着啊!

眼下,最快出棚的一批秋葵差不多是两天后,这品种产量还挺高。对于胡大海一家来说,价钱贵不贵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想把自家的菜卖去市里最大的那家超市里头去。

自家秋葵能赶在南方运过来的秋葵之前送到,代表着他们胡家种植园的实力。

而现在,胡大海面临的问题是速度与品质该如何取舍。要是撤下塑料布露天种植,秋葵结果时间肯定会大幅增加,但相对来说露天种植的味道肯定会更好。

王珍珍看丈夫还在犹豫呢,她恨铁不成钢拍着丈夫膝盖:“你怎么就还拎不清呢?人家大超市最缺的不是低价商品,缺的是口碑货啊!”

一语点醒梦中人,胡大海立马起来:“我这就去把那棚拆了去。”

同样的情景,还在黄三娘和她弟弟两家大棚种植区发生着,不过他们选择的却是加大对大棚温湿度的控制,尽量让秋葵青甜椒这三个品种能最快登陆市场。

黄三婶的电话只比胡大海快了一分钟,她在电话里提前把林斐家所有的种苗全部预定了,急得她连价钱都没问。

“一共4000株苗,你确定接下来全部收走?”

林斐重复问了声。

黄三婶忙不迭:“确定确定!现在能出手吗,我随时都可以自己找车过去拉的,还是全款,钱都给你留着呢。”

林斐笑笑:“现在天气热,下一批苗约莫等下周就能长满150的双色盆了,到时每株苗售价要14元的,4000株苗一共就是56000元,三婶您确定全都要买?”

黄三婶已经忘记这会她是在打电话了,竟然连连点头:“买的,多少钱都买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