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听从系统1127的推介,使用了“舌战群儒”
的道具卡,据说这道具卡能将气氛拉满,谁知它竟像是肥皂剧的背景音,适时地给送上一段掌声、叫好声、欢呼声?
这样就能“舌战群儒”
了?
看来1127之前强调得一点儿都没错:使用这张“舌战群儒”
卡,自己必须要有能站得住脚的观点,
明远心想:好在他没有穿成诸葛亮前往三国位面。
这时司马光已经思考完毕,抬起头望着明远,很认真地问:“你因何认为‘青苗法’是善法?”
明远干脆地回答:“‘青苗法’由李转运使在陕西路首创,曾经在本地施行过,确实能扶危济困,效果明明白白看得见,因此学生认为它是善法。”
此刻他的解说并不算特别有力,因此刚才那些沙雕特效并没有响起。只不过司马光等人都望着明远,全神贯注地等着他的下文。
明远便明白了:这张“舌战群儒”
卡,不止是沙雕特效,应该还有聚拢注意力的功能。
他立即开始剖析“青苗法”
的本质,正如当初他曾经为舒家两位舅舅一一讲解的那样。
他一边说,司马光却一边摇头。
“王介甫推‘青苗法’的本心或许确是善意,可是以国库行放贷之事,明摆着是与民争利。”
明远笑得人畜无害,温和地补上一句:“与豪强富户和放高利贷的无良商人争利耳。”
顿时耳畔响起一阵笑声与喝彩声——这是道具卡的沙雕特效又起作用了。
对面的司马十二涨红了脸,绷紧了脸皮。
而张载和吕大临李复等人都硬憋着好笑。
明远开始在心里偷偷盘算起来:看起来这沙雕特效确实很有加强心理活动的效果。
这时,司马光定了定神,道:“‘青苗法’在陕西路施行得或许尚可,但在其他路却有很多问题。”
他一边摇头,一边摆出一副“年轻人你还有好多事不懂”
的表情,对明远说:“此法在河北路、河西路、淮南路三路推行,原本意为抑制兼并,可是当地官员强行向百姓摊派借贷,盘剥种种,名目繁多,便是官府在向百姓放高利贷的苛政!”
然而明远丝毫不惧,一字一顿地说:“这是‘青苗法’推行过程中的问题,而不是‘青苗法’设计本身的问题。”
“您刚才也承认了,‘青苗法’设计的目的本以为抑制兼并,如果完全是新法设计的问题,便不可能出现在陕西路推行顺利,在其他几路便弊病层出的情况。”
在司马光听来,明远说的音量越来越高,一字一句沉重,似乎说到他心里。
此刻天色越发暗沉,远处似乎有雷声滚来滚去。
“因为推行的过程中有问题,不设法解决,却否认新法的本心,这与因噎废食,又有何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