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凝:“同学们,下节课再见。”
沈薇猫着身子在即将走出阶梯教室后门门口的时候,对着讲台上的柏凝大喊一句:“柏老师,情人节快乐!”
一时间。
“哈哈哈哈,情人节快乐啊柏老师。”
“有没有人陪柏老师一起过情人节呢?如果没有的话。。。我怎么不可以呢?”
“哈哈哈,牛批了。”
柏凝对此微笑。
眼神看向了那个想要自己过情人节的女学生。
“哇靠!老师看你了!”
“柏老师看我了,就说明我已经吸引了柏老师。”
“这也能算?”
“嗯?怎么不算呢?”
大学里面,总是存在着一群最青春最能够感染人的孩子。
这也是柏凝为什么放弃了在国外继续深造,回国来到B大教书的原因。
李协也在学生人群中大着胆子喊了一句:“柏凝教授,明天见。”
正好,这个瞬间没人讲话。
李协的那一声“柏凝教授,明天见”
异常醒耳。
众人齐齐回头。
柏凝也看了过去,对着李协微微一笑。
柏凝是个不怎么能对得上学生名字和学生模样的人。
虽然才教书五六年的时间,但是她列表里面的学生太多了。
学生都喜欢来加她微信。
以至于逢年过节的时候,柏凝经常被轰炸。
但是她记得李协。
而且记得十分清楚。
哲学系的大三学生李协。
柏凝是哲学系专业课外国哲学的任课教授。
柏凝的【外国哲学Ⅰ】部分是大一阶段,一共两学期的课程。
另外剩下【外国哲学2】的部分是大二另外一个教授的课程。
大三这一年主要修中国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大四专业课都差不多修完了,学生们就全力以赴准备毕业答辩。
这个李协从大一开始每一节课就从不缺席,每次的作业也是最优秀的那一个。
作业论文中的观点让柏凝都感慨这孩子就是天生读哲学的料子。
柏凝记得李协。
不仅是因为李协在大二的时候【外国哲学2】那一篇论文得了单科绩点的第一,并且那一篇论文成功地刊登在了“全国大学哲学系本科拔尖创人才优秀论文”
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