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风月狩美人如刃最无情长乐未央 > 第65节(第3页)

第65节(第3页)

圣上被她的步步紧逼弄得十分气恼,从榻上扭过身来,大声道:“我在说国事,你总与我纠缠那些人情世故做什么?”

元皇后道:“国事当前,人情世故就不值一提了?家国家国,连家都动荡不安,何来治国妙手!”

圣上被气得不轻,恍惚想起小时候,自己被她压在石垛子上饱以老拳的过往。

当初凌元两家是世交,他们二人从小便定了亲,来往很是密切。皇后比他大三个月,同样的年岁,却足足比他高出半个头,手长脚长,揍他易如反掌。后来男人家个头拔得快,十一岁那年总算超过了她,但隐约的畏惧总是存在于骨子里,直到现在也是这样。

大手一挥,不想理她,“你别与我费口舌,听大郎怎么讲。”

站在地心的凌溯呵下了腰,“儿不能与辛氏退婚。”

圣上火冒三丈,“何故?”

他平静地说:“因为她怀上儿的骨肉了。”

第69章元月十八。

这消息震惊了帝后,圣上惶然看了看皇后,皇后则是惊喜交加,霍地站起身道:“真的吗?果真怀上了?”

凌溯说是,答得脸不红心不跳,“前两日刚诊出来的,因正逢阿耶寿诞,没能抽出空来向阿娘回禀。且殊胜说,这种事丢脸得很,本打算瞒上一阵子,等亲迎过后再回禀大人,要不是到了这样关头,儿也不会说出来。”

元皇后自然欢喜非常,合上双手朝外面的长天拜了拜,“阿弥陀佛,咱家大业已成,却还没有一个孙辈,我每每想起这件事就着急。现在好了,有了指望,想是列祖列宗保佑,给我定心丸吃了。”

但圣上呢,面色凝重,照旧十分不满,“果真这样,那就降为良娣吧,另聘个德行无可指摘的,册立太子妃。”

结果这话遭到了皇后的反对,“陛下是嫌朝堂上过于太平了吗,偏要在这件事上做文章?册立太子妃不是儿戏,如今又有了身孕,从太子妃降为良娣,难道陛下的初衷,是想逼右仆射辞官?”

新朝方建立不久,朝政上还需辛道昭助益,就算要打压门阀,也是将来的事。圣上被她诘问得心烦,蹙眉道:“朕没有逼右仆射辞官的意思,但大婚之前怀了身孕,岂不是更证明辛氏德不配位?”

“陛下就是想换人,倘或不为换人,这事你不说我不说,谁能知道她有孕了?”

皇后长出了口气,又道,“设置行辕的初衷,确实是为两个孩子婚前交心,但会出这种事,也是情理之中。年轻的小儿女,朝夕相处不越雷池半步,果真这样我还要担心呢!陛下登极前,是在民间长大的,民间尚不许婚前养出庶长子来,陛下倒好,竟要把太子妃降为良娣。这么做既辱没了长孙,也为难后来者,长安城中的贵女,没有一个愿意进门就当嫡母,纵然许的是太子,也别指望人家谢恩。”

所以这件事的可行性是半点也没有了吗?为了这忽然冒出来的孩子,原本的计划也要全部被打乱了。

圣上心中很是不平,但事已至此,不便过度追究,暂且也只好这样了。

这时听见门上向内通禀,说雍王来了,转眼便见凌洄迈进了门槛,向上行了一礼道:“阿耶,儿已将乱党全部擒获,送到大理寺狱中严加拷问,查出来的实情,令儿惶恐不安。那些乱党里,有半数曾经投身厢军,也就是说高存意从修真坊出逃,有本朝的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圣上略怔了下,大有意外之色。

凌溯顺势将手里的证词呈敬了上去,“这是侦办官员送上来的口供,有五人交代确实受人指使,还有昨日捉拿高存意的左威卫中郎将石璞,向儿吐露了实情,那些人就是他安排的。事发之前有人以他官途不顺做诱导,引他监守自盗,将高存意劫出修真坊,而后向陛下检举东宫十率府勾连北衙禁军,构陷儿有反意。”

他说着,退后两步跪了下来,“阿耶,儿生于凌氏,长于阿耶之手,十岁入军中历练,跟随阿耶出生入死,一片赤胆忠心。如今天下大定,权势惑人,儿日渐惶恐,不知何时就会死于有心之人的口舌之下。”

一旁的凌洄也跪了下来,拱手道:“阿耶生我们兄弟,战场上纵然马革裹尸,我们没有半句怨言。长兄有功于社稷,谦恭仁惠,军中无人不晓,愿阿耶无惑谗言,不令长兄蒙尘,就是对儿等的顾念了。”

手上的证词滚烫,圣上垂眼看了良久,颤声道:“竟有这样的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