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竹闻言有些羞恼。
又胡说八道!
“这附近没人,离得最近的柱子叔家的麦地也在一里地外。”
他瞪着黎荞说道。
“既然没人瞧见,那你喝了这鱼汤又怎样?你救了我,还不能喝我一碗鱼汤么?”
“我不仅今天要给你送鱼汤,我以后还会给你送鸡汤。”
“我可看重我这条小命了,你救了它,那我怎么报答你都是应该的。”
陶竹:“……”
这人的话一套一套的,他说不过。
但这人是为了报恩……
抿紧了唇,他接过了陶罐,即是报恩,那他喝了这鱼汤也不会怎样!
也是,像他这样的大龄丑哥儿,家里还有那样的兄嫂,黎荞除了报恩,又怎会有其他的心思。
这般想着,他压下心中的失落,掀开了陶罐的盖子。
鱼汤已经凉了,但上面飘着芝麻香油,而且陶罐里大半都是鱼肉,比他中午吃的野菜窝窝诱人多了。
“筷子。”
黎荞从背篓里取出一双筷子。
陶竹接过筷子,坐在板车上,细嚼慢咽的吃了起来,再没有之前的别扭。
黎荞见状,满意的笑了下,然后拿起了镰刀:“你吃,我去割麦子。”
“啊?”
陶竹一惊,想要起身。
“鱼汤都送了,顺手干点活儿也是应该的。”
黎荞解释。
陶竹:“……”
算了,这人想报恩就报吧。
于是,黎荞拿起镰刀去割麦子。
陶竹瞧着他,见他把镰刀挥的嗖嗖的,速度竟比自己快了许多,不由惊讶。
这人是个书生,哪儿来这么大的力气?
这般想着,陶竹抱着陶罐,慢悠悠的靠近了黎荞。
黎荞察觉到他的走进,一边继续割麦子,一边道:“我今天卖鱼还算顺利,刚到柳树下,绣花婶儿和大妮婶儿就……”
黎荞讲述卖鱼的经过。
陶竹抱着陶罐站在一旁,一边吃鱼肉,一边听着。
一直到黎荞讲完了,他才道:“你和我说这些做什么?”
“我随便说说,你随便听听,不然光站着多尴尬?”
黎荞笑嘻嘻的答。
见陶竹不言语,他便又道:“今天卖鱼大家都是拿小麦换的,没有挣到铜板,我打算明天去县城卖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