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败中不败题无解
难得柏夭会亲自上课,学子们更是打起十二分精神。
不同于秋月的活力与生动,柏夭上课的风格,更符合她文学大家同宗的身份,既专业,又沉稳,字里行间都是浓厚的文学积淀。
一听就知学识深浅。
这点,不仅在场的学子们,就连况旭也颇为诧异。
对于学子们而言,与其说诧异,也许更多是激动。
这几日因为都是秋月上课,有些挑事者都在质疑柏夭的教课能力,对此还传出了一些不好听的话。
如今看来,真真是名不虚传。
一堂课下来,柏夭又收获一批追慕者。
“咚!——咚——”
认真的时候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学子们听得意犹未尽时,下课钟声就敲响了。
况旭就坐在原地,全程看着柏夭。
柏夭却是全程不看况旭一眼。
两人再次形成了一种奇怪的对峙。
秋月在一旁看着,看戏的心态不减,但慢慢的却疑惑了起来。
在秋月的理解中,柏夭不会无缘无故冷对一个人。
除非,有仇——
等到学子问完问题,已经是课后半个时辰了,况旭依旧静静等着,没有打扰柏夭的意思。
待最后一个学子离开后,秋月扭着腰肢给柏夭奉茶,并小声提醒道“主子,那还坐着一个呢。”
秋月往况旭那边瞟了瞟,提醒柏夭人家等得够久了。
柏夭喝了口茶水,才舍得看向况旭“这位学子,有何想问的?”
“你是如何知道那兵阵的破解之法?”
况旭还是这个问题。
柏夭一笑,看着况旭回答“如果我没记错,那场战,是四年前,北都南靖的闽邺城战。
很不巧,我与师兄研究过近些年的实战,知道答案,也不奇怪。”
况旭“但四年前,南靖并没走你这步。”
这就是让他奇怪的地方。
作为这场兵阵的创设人,况旭正是站在了战败方南靖军队的角度出的这道题。
所以,况旭才知道“降”
这个答案背后的代价有多大。
这也是为什么没人给过这个答案的原因。
闽邺城,是南靖一处重要边疆关卡。
城池规模虽不大,可一旦失守,闽邺后头的双江五城都会全部沦陷。
四年前,北都和南靖就在闽邺城起了一场小规模的战争。
当时,闽邺大雪数月。南靖军队粮草断尽,援军也迟迟未到。
北都军队列下此兵阵,一路急攻,最后成功逼到闽邺城下。
南靖军队坚守半月后,最后还是没突破兵阵,被困在了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