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人数是够了,就是不知道有多少个人才。”
房壮丽说道,“陛下,这自然是好中选好。”
吴云清不置可否的摇了下头,还好中选好呢,也不知道好有几个好一点的?
古代的那些举人什么的,的确是学问很好,让他们做学问,那是真的好。
可是做官,这个就难为他们了。
他们寒窗十几年,学了什么?
无非是论语、四书五经,他们自诩半部论语治天下,可是真的会治理天下吗?
清朝的大佬都有师爷,日月朝的都称为幕僚,其实一般都是那些人替他们治理地方……
一个个只会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还治理天下,吴云清无语。
可是没有办法,除了那些人,就没有人可以用了。
尽管知道这里面应该有不少东林党人,捏着鼻子,也只能用了。
“你们看谁来作主考?”
“臣等以为孙阁老最合适。”
施鳯来推荐道。
“那好,就由孙卿来主持。
这事就由这样定了,八月十七开考,题目由朕拟定。”
“老臣遵旨。”
看了眼下面站着的大臣,觉得是该和他们交下心了。
吴云清酝酿了下情绪,缓缓开口道,
“你们都是治世之臣,朕十分看重你们。
如今大明处处危机,大明不得不。
朕只要你们尽心为朕办事,朕也决不会亏待你们,保你们一世荣华。
朕希望你们做出俵率,不要用人唯亲,而是要唯才是用。
君子朋而不党,谁要是过了线,不要怪朕不将情面。”
天启皇帝目光一扫,像是冷电一般,所有人都心里一突,赶紧答应。
前后这大半年时间,先后有了弹劾事件、贪污事件、一体纳税事件还有京营整理事件,所有大臣对于天启皇帝的看法都变了。
以前这个木匠皇帝不管事,可是真的管事的时候,他们才认识到这个木匠皇帝的厉害。
手段高,杀伐果断,又有魏阉这个刽子手在一边虎视眈眈,让大臣们战战兢兢啊!
“这次召你们来,就是想着咱们君臣齐心,革新吏治,吏治不清,则政令不行。
以前有甚麽过错的,朕也不追究大佬的过错。
但是昏聩无能之辈,就一定要清退。
朕要的是干才,朕信任你们,你们也要给朕好好办事。”
吴云清说完这话,大臣们都跪下“臣等一定不负圣恩。”
点点头,吴云清摆手,“你们起来吧,赶在秋闱前把大佬考核完。
革新官吏就按刚才说的办,这吏治事多任务急,我看就由杨爱卿来主持,
杨爱卿年轻,精力充沛,这回就辛苦下。
考核后,名单以内阁的名义下去。”
杨景臣虽然之前猜测这差事会落在他头上,但心里还是很激动,“臣一定竭尽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