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栗子姐姐讲故事在线听 > 古诗赏析卖炭翁(第1页)

古诗赏析卖炭翁(第1页)

今天做一篇诗词的阅读与分享——《卖炭翁》。

《卖炭翁》是我妈当年读初中那会选入她们语文课本的经典诗词,也是流传度非常广的一名作。

我小时候听她跟我讲过很多次,印象深刻。

虽然现在的课本早已经把它拿掉了,换成了新的诗词内容,但经典就是经典,无论到了什么时代,都是值得品味欣赏的。

因此,今天看一看这诗。

…………

《卖炭翁》

白居易〔唐〕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

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斑白十指漆黑。

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换取身上的衣服和填肚的食物而已。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不值钱,反而希望天更冷些。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天刚蒙蒙亮,他就急忙驾着炭车轧着冰路往集市上赶去。

到了太阳高高挂于天中的时候,老人才赶到集市外。这时候牛已经疲惫无比了,老人自己也饥寒交迫。他就在集市南门的外泥地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两个骑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

他们手里拿着文书,嘴里称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

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百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

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买炭的钱了。

…………

跟大家想的可能略有不同的是,这诗,它是有原型的,且原型并不是这位卖炭翁。

卖炭翁只是白居易根据这个原型而创作的艺术形象,其原型来自《顺宗实录》第二卷所记载的的一个小故事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称“宫市”

,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

,仍邀以驴送至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

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值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

遂殴宦者。街吏擒以闻,诏黜此宦者而赐农夫绢十匹。然宫市亦不为之改易,谏官御史数奏疏谏,不听。

这个故事呢,其实翻译起来不难,而且因为不是初高中的翻译考试,所以也没必要那么严格抠字了,我只讲一下大意。

有一个农夫用自己的驴子拉着自己打来的柴去城里卖,结果刚进去就进碰到了一个宦官,说是负责皇宫里的采购,要了他的柴,但只给了几尺绢。而且只给这么点东西后,宦官又问农夫要收门户费,并且问农夫要搬卸费用。

农夫当然没钱,就把宦官给他的绢又还回去,充作门户费和卸货费。但宦官不要,宦官就要求农夫把驴交给他,就算抵偿卸货费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