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周厉王的厉。
苻坚登基后,励精图治,勤政惠民,花了近二十年,统一了北方,非当年后赵实力可比。可惜志得意满的苻坚,跑去招惹东晋,一场淝水之战,让刚刚统一的北方瞬间崩裂。
论实力,东晋远不如苻坚的前秦,可偏偏就逆袭了,这让所有人吃惊。因为东晋从立国开始,就没干过这么露脸的事。就连立国,那都是一肚子苦水!
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没权没势也没兵,就一个琅琊王封号,还是从爷爷那传下来的。别以为才传了三代,就跟皇族亲。要知道,皇族的传承那可是裂变,快的很。当年刘秀就被传成了农民,到刘备,传成了卖草鞋的。
当然,这事你知我知司马睿也知,所以司马睿就没敢张扬,做人做事都很低调。连交朋友都小心翼翼,尤其在洛阳,朋友交错了很容易被砍,交对了也容易被砍,因为那时的洛阳,没有对错,天天砍人,轮流被砍。
所以,司马睿在洛阳待了很久,就交了一个朋友,是同乡,也是个富家公子,这人名叫王导。俗话说“交朋友贵在精,不在多!”
王导就属于精友,一个顶好多个那种,因为王导被开过光,而且还会给别人开光。
王导十四岁的时候,就有高人给看相,最后就留一句话“这孩子容貌气度,是个将相之才!”
放眼历史,从布衣到将相也就三种途径,一种是宁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当然,这得有姜子牙的运气,跟彩票中大奖一样,太难。另一种是找个朋友,一人伺候一个皇上,上个双保险,谁把谁干翻,哥俩都没事。难度是靠谱的朋友不好找,尤其是这年头,流行互相出卖。第三种就是奇货可居,前提是要有足够的家财,家财王导有,就差奇货。
直到洛阳遇见司马睿,王导眼睛一亮,这就是奇货。别忘了,王导会看相,水平八九不离十,人是看准了,就差运作。
王导开始运作,先找司马睿“洛阳这么乱,你又揣着皇家身份证,很容易被砍,还是先回琅琊国去避一避。”
这话没错,八个王爷互砍,专砍皇家人,皇家身份基本都跟倒霉挂钩。
这司马睿生性儒雅,喜欢三思,刚一犹豫,就被司马越强拉着去打群架了。琅琊国挨着东海国,两个人算是邻居,司马越这会也找不着帮手,就把司马睿当成自己人拉走了。
这次场面有点大,抬着皇上去的,当初司马乂抬着皇上打仗,仗仗都能赢,司马越也想模仿。目标是邺城的司马颖,不把皇上放在眼里,犯了众怒,人见人恨,仗应该好打。
可惜司马越不是司马乂,皇上给他都不会用,一仗下来,十几万兵全报废了,皇上也弄丢了,一个人就跑回东海去了。可怜司马睿连滚带爬跑回洛阳,行李都没敢收拾,带上家眷就回琅琊国,这洛阳是一刻都不敢待了。
回去没多久,司马越又在东海筹集了十几万军队,有了资本,又想去把皇上抢回来,这次还好,没带司马睿,留着看家。司马睿趁机要了个职位给王导,协助自己。
后来其他王爷都没了,就剩司马越,无敌的寂寞,就拿皇上开刀,一把耗子药结果了司马衷。
王导很清楚,这种玩法肯定要出事,就对司马睿说“老家也不能待了,赶快往南跑,这地方肯定要乱。”
这次司马睿没敢三思,带上家眷就往南跑,王导也没敢停留,跟着司马睿就来到建邺,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可住下来才知道,建邺不欢迎,很排斥。
这建邺是东吴旧地,人心还没完全归附晋朝,再加上北方的大户过来,就要跟本地的大户抢食,百姓就那么多,不够抢,所以很排斥。
王导明白,要想立足,就得玩司马相如那一套,搞包装。于是找来堂哥王敦商量,选一个江南最热闹的日子,开始表演。等到满大街都是人,再把自己的仪仗队拉出来,这个仪仗队非常豪华,司马睿领队,王导王敦随后,后边一串顶级代表。
这种场面,连本地有头有脸的大户都好奇,挤到人群里偷看,这王敦王导认识,是北边的王家,很有实力。后边也认识好几个,都是很有份量的官宦土豪,可带头大哥是谁,不认识,看着架势,来头不小,估计不敢得罪。
等过两天,由王导出面,邀请当地最有影响的两个大户赴宴。就这样把司马睿抬上桌面,被当地士族认可,在建邺立足。
喜欢两晋南北朝请大家收藏两晋南北朝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