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郭方来报司马昭军营动静。
曹髦便松开华露。
华露羞羞答答地离开寝宫。
听取了郭方关于京都外的消息,曹髦陷入了沉思。
现在,曹髦虽然有些兵权,但仍然不是是与司马氏决战的时候,毕竟双方兵力对比,曹髦的兵力连司马师的十分之一都没有。
况且,曹髦可以调度的资源也有限。
朝中文武大臣绝大多数是司马氏的人。
地方官员和统兵将领更是司马氏的心腹。
拱卫洛阳的八关,兵将也全是司马氏的人。
现在,曹髦能以自己才智所掌控的兵马粮草,只能是京都洛阳城。
当然,调边关大将田豫率部南下,与司马氏打一场,也是可以的。
但是,田豫率部南下,边关又谁人来守?胡、匈必定趁机攻占幽州,司马氏也必与之结盟。
所以,曹髦盘算来盘算去,还是不敢现在就与司马氏开战。他有心试探司马昭,便佯装立即派人持诏到许昌,下诏曰东南未定,暂留司马昭屯军许昌,以为外应。
司马昭见诏,心中犹疑不决。
京都生的事情,司马昭肯定已经知道。
他也知道现在曹髦不可能像以前那样等着被废被杀,在京都城内是做好一切准备。司马昭率大军回到京都,也只能与曹髦平分秋色。
不过,除京都外,其他势力和地方及粮草在他掌控之中。他思索良久,决定不下来,便召司马孚、司马望、司马久、司马舟、司马英、司马方、司马亭、司马豪、司马冲、司马扬、司马仲、司马德、司马才、司马经、郭茅、黄申、钟桧、贾允、司马真、司马休、司马慎、嵇康、阮籍、裴秀、司马浓等人来见。
司马孚原在京都,但是,因为司马师身死,故来许昌送亲侄一阵。
此时被任命为中书侍郎的钟桧更是圆滑世故,左右讨好。他略一思索,立即向司马昭建言献策,拱手躬身说道“现在人心还不安定,不可在此屯军,万一朝廷有什么变故,后悔莫及!”
司马昭觉得此话很有道理,又望向司马孚。
司马孚伸手捋须,又点了点头。
于是,司马昭从许昌起兵,驻扎到洛水南面。
曹髦得知司马照屯兵洛水后,佯装惊慌失措,便问太尉王肃该如何办。
他知道王肃是司马昭的人。
王肃躬身答道“司马昭是因没有得到封赏才这样的,陛下可以给他封赏,以使他安心。”
决战的时刻尚未到来,仍需麻痹司马氏,而司马氏阵营中也有高人指点司马昭。所以,曹髦听后,便下诏封司马昭为大将军、录尚书事。
即便不问王肃,曹髦也会这么做,但是,因为王肃是司马昭离京前留在曹髦身边监视曹髦的人,曹髦需要通过王肃来麻痹司马昭。
同时,曹髦又令徐霸带人在洛水河畔设司马师的灵堂,在京都开展吊唁司马师的活动,并亲自到司马师灵牌前吊唁,以此表示感谢司马氏拥立他曹髦为皇帝之恩德。
现在,司马师已经死了,曹髦怎么感谢他也不为过。如果单纯从司马师拥立新君的角度,司马师确实是曹髦的大恩人。
没有司马师,曹髦哪能当皇帝?
皇帝啊!
一国之君啊!
喜欢雄霸天下之三国曹髦新传请大家收藏雄霸天下之三国曹髦新传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