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吧,我早有打算。”
朱瞻坺朝着朱承投去了一个放心的笑容,但却并没有让朱承放心。
不管朱瞻坺的心思有多深沉,在朱承的视角中,朱瞻坺仍旧是他的少主,是赵王一脉未来的扛鼎人。
况且,朱瞻坺今年才十四岁,虽然表现出色且这两年屡立战功,但终究改变不了经验不足的事实。
不过,朱瞻坺却并没有在意。
朱承毕竟只是个护卫,虽然这些年一直不离自己父亲的左右,耳濡目染的也学了不少,但其本职还是护卫。
或许朱承在政事和武事方面都有涉猎,但也只是涉猎而已。
在朱瞻坺看来,老爷子的举动或许不是让陈懋来抢功,可能是在保自己。
朱瞻坺很清楚,此战若是胜利,按照自己的计划,或许做不到让兀良哈三卫鸡犬不留,但能够逃出生天的也不过寥寥。
在草原上倒还好说,除了胡广等三人外都是武将,武将在战争这件事情上态度大多都是偏激的,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可一旦回了大明,这次的计划再加上之前的矛盾,朱瞻坺势必会受到文人的口诛笔伐。
届时,老爷子虽然可以全力保下朱瞻坺,不会影响他以后承嗣赵王的爵位,但毕竟不好听。
所以,朱瞻坺觉得,老爷子是打算让陈懋来顶缸,毕竟文武之间的冲突一直都在,但谁也不能奈何谁。
治天下需要文臣,打天下需要武将。
大明,最起码他朱棣在位时期的大明,只要外敌还在、国库还有结余,对外的战争就不会停止,武将也不会被彻底抛弃。
不过,朱瞻坺也没有自大的认为老爷子就一定会保他。
说到底,老爷子不只是他的爷爷,也是大明的皇帝。
对于皇帝来说,皇位的延续才是最为重要的,一切会导致内部不安甚至是皇位不稳的因素都是要剔除的。
所以,朱瞻坺看似是所有想法和行为都在老爷子的目光下无所遁形,但实际上他早就想好了自己的退路。
乃至于整個赵王一脉的退路。
-----------------
大明,顺天府。
就在朱瞻坺还在草原上排兵布阵,顺便安排自己以后的退路时,顺天府已经悄然生了变化。
“殿下,这是今日的条陈。”
朱承被安排给了自己的儿子,这段时间朱高燧的贴身护卫换成了另外一个知根知底的人。
但是……
“今天……更少了吗?”
看着面前寥寥几封,连双手之数都不到的条陈,朱高燧平静地说道。
“回殿下……”
护卫刚想汇报,但却被朱高燧伸手打断。
“我知道,你退下吧。”
“是。”
……
护卫缓缓地退了出去,将书房的门也给带上了。
书房内,朱高燧看着面前的条陈,简单地翻看了一下,无声地笑了起来。
一共八封条陈,全都是顺天府内部的事宜,其中有六封是建造顺天新都所需要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