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晋江 > 94|金榜(第4页)

94|金榜(第4页)

此时他们正在忙碌着,每人一桌,试卷在他们之间轮流传阅,一共有二百三十张。二十六日要决出名次,相当于每人要在二十五日前得看完两百多张卷子。

他们看完后会在卷子上写下各种记号,分为五等,有圈,尖,点,直,叉等五种符号,再写下评语,盖上属于自己的官印。其中得圆圈最多者为佳卷,而后在所有试卷中,选圆圈最多的十份进呈给皇帝,由他钦定御批一甲第一、二、三名,即为状元、榜眼、探花。

因为身边有几名内侍在旁,几位主考官很少聊天,即使有话说也不涉及到考卷的内容,不表对某张试卷的看法,尽量保持公平公正。

于是,在装饰低调奢华的宫殿里,只有翻阅试卷的声音。

等到了二十五日晚上,他们终于改完卷子,把其中画圈最多的卷子挑拣出来,这十份卷子都是要呈给皇帝看的。

四月二十六日,顾青云等一干贡士早早进宫,此时正按照春闱的名次分成两列排队站着,身上都穿着朝廷统一的进士服。

太和殿里的皇帝和四品以上的大臣正在议事,今天早上的重点在于新科进士的排名情况,尤其是前十名的排列更是由皇帝亲自指定。

顾青云颇为忐忑,待会他们会进到殿内,皇帝会宣布一甲三人的名字,其他人的名次由二甲第一名传胪宣读,这是所谓的“传胪大典”

接着是读书人激动不已的金榜题名了,因殿试榜用黄纸,表里二层,分大小金榜,小金榜进呈皇帝御览后存档大内,大金榜用皇帝之宝。等举行传胪大典后,由礼部尚书奉皇榜送出太和中门,至东长安门外张挂在宫墙壁,所以考中进士者称之为金榜题名。

榜他们不用去看,那是给别人看的,他们会在传胪后,直接从皇宫出去跨马游街。

这才是最引人注目的活动,是天底下所有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事。

从昨天开始,顾青云知道已经有很多人在新科进士经过的地方事先预定位置准备观看了,简薇和连氏也是如此,两人早已在一间茶楼定好位置,准备和夏氏一起去看他们游街。

这让顾青云心里不安,也不知道自己的名次如何?

他看向其他人,因为是按照成绩排的,他的前面只有六人,左边有一人,大家都在安静地站着,没有人敢说什么话,可他清楚地看到,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人在频频擦汗。

只有站在第一排的楚瑜镇定自若,站他左上角的庞喜林似乎也颇为忐忑,大脑袋左右张望了下。

至于谭子礼,他们中间隔了一个人,看不清他的动作。

此时的宫殿内,等读卷官把十份卷子都读完后,永安帝面前放着十份已经拆封的试卷,他们的名字和籍贯等可以看着清清楚楚。

永平帝抬手示意,问:“诸位卿,哪三份最为出众你们说说。”

群臣面面相觑,半响没说话。卷子都读过,的确是一时瑜亮,不好做决定,而且如何决定一甲三人是陛下的权力,其余人的名次由他们大臣决定。

“陛下圣明,这十份卷子都是一时佳作,臣难以分高下,请陛下定夺。”

左丞相率先站起来,一如之前,很少表自己的看法。

永安帝见状,眼睛微微眯起来,他眼睛带着一丝笑意,看向第一份卷子,道:“这楚瑜答得不错,只可惜乡试只得亚元,否则是连中三元的佳话了。”

下面的大理寺卿白烨等会试主考官一惊,难不成陛下觉得他们徇私不成?一个吏部左侍郎的嫡长孙还不足以让他们丢掉节操,没见其他高官家的孩子都被他们丢到后面去吗?现在谁敢作弊?

“孔繁忠可点为状元,楚瑜为榜眼,至于探花……”

永安帝的眼睛从后面几张试卷上扫过,沉吟不语。

先前考试内容改革,让很多自称儒家的人暗自反抗,这孔繁忠会试能排在第二,说明不是死读书之人,可堪一用。

“这顾青云如何?”

永安帝把目光放在第九份卷子上,看在他救了6泽一命的份上,加上6泽从南蛮带回来的消息,让国家多出一座银矿,朕稍微照顾一下好了。

“陛下,这名考生的卷子的确答得不错,可后面的内容有些不符合实际,这样贴出去别人恐会不服。”

礼部尚书忙出列反对。到时可是要把这些内容印刷出来的,有个什么不好都是他们礼部背锅。

“回禀陛下,臣等认为顾青云说得好,往外开疆辟土又是一条出路。”

白烨出来反驳。昨晚选出十份卷子拆封后,刚开始这篇策论也引起他们的注意,还想着是不是换一篇,可后来一想到他会试的名次,没换。

人家答得有理有据,写的字又好看,会试排名又靠前,尤其是户部的一名读卷官,更是力求放在前十。

而且白烨知道皇帝对顾青云有所了解。果然,他猜对了。

“朕倒是觉得这策论写得颇有新意。”

永安帝看了下面坐着的群臣一眼,不容置疑道,“那排在二甲第一吧。”

终究是年轻了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