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孩子懂得还挺多啊……
两三岁的孩子,不仅能口齿伶俐地说话,还能熟练地说出年月日!
姜宜凝垂眸,瞥了他一眼,笑着又问:“锵锵还知道日期呢,是你姆妈告诉你的吗?”
锵锵摇了摇头,“不是,是锵锵在历书本子上看见的。”
“历书本子?你识字?”
姜宜凝更惊讶了。
锵锵抿着小嘴,不安地抬头,看了姜宜凝一眼。
和姜宜凝疑惑的目光对视,他又飞快地移开视线,低声说:“阿婆教过我识字……”
“那你阿婆呢?”
“阿婆生病了,去世了……”
姜宜凝长吁一口气。
锵锵以前也是个被人宠爱的孩子吧?
在阿婆活着的时候。
一个没爹又被亲妈厌弃的孩子,只有在阿婆活着的时候,才得到了亲情照料。
难怪看他的样子,应该不久之前还是个胖乎乎的小宝贝。
这半年才渐渐瘦下来的。
如果没有旁人帮助,这孩子会越来越瘦,甚至到影响生长发育的地步。
姜宜凝在国外长大,她知道七十多年后的国外社会里,政府可以干预这种极品父母对子女的教养。
哪怕是亲生父母,如果被判定是虐待儿童,孩子会被从这种极品父母身边带走,交给专门的机构或者代养家庭代为教养。
这也是给那种出生不幸的孩子一条活路。
可在这个时代,整个国家才刚刚停止了百年战乱,工业能力约等于零,农村的土地绝大部分被地主占有,普通人连吃一口饱饭都求而不得的时候,谁会有多余的心思,来关心一个有亲妈的孩子是不是吃得饱呢?
姜宜凝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反正今天这孩子因为给了她一个馒头而饿肚子,她就得把这个馒头还回去。
她带着锵锵又一次来到村公所。
和村子那边安静沉寂的样子不同,村公所这边从早到晚都是热热闹闹的。
进进出出的人们脸上的精气神跟那边平静到麻木的村民很不一样。
姜宜凝打心底里喜欢看见这些脸上带着发自内心的笑容的人。
她带着锵锵刚走过来,韩子越的那个勤务兵刘长锁就看见他们了。
“咦,姜同志,来找人吗?”
他笑着跑过来,“我们连长刚回来。”
姜宜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