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女师大风潮与三一八惨案 > 第63章 转学(第3页)

第63章 转学(第3页)

说好听点是刚直简朴,其实就是吝啬贪财。

他既然能扣民夫的工钱,就会扣先生的薪水,谁也不想劳而无酬。

只有简启文和杨老夫子是例外。

简启文是抱着别样的目的自己去投的诚。杨老夫子是一直不赞同五娘实行的那些规章制度,总觉得是邪魔外道,不合规矩。

不过到东山书院才一个月简启文和杨老夫子就不约而同地后悔了。

原先杨老夫子最看不惯的就是五娘实行的那些统一教本,按时授课。还搞什么计算课、健身课,绘画课、音乐课,还有什么劳什子眼保健操。

可真的脱离了那些,来到了东山书院后,杨老夫子才现,没有准备好的教本,没有上课铃、下课铃,没有其他先生来帮着上课,一个班二三十个学生只有自己一个人撑着时,那真的是累得慌。

而且玉河学苑每五天就休沐两日,这东山书院却是每半月才休沐两天,才来上了十来天的课,杨老夫子就感觉身体有些吃不消了。

最让杨老夫子不习惯的是,没有了原来自己嗤之以鼻的黑板和粉笔,自己想示范写个什么还真是很麻烦。

还有那二三十个学生也很令人不快。

原先在玉河学苑时,学生是按年龄和学习程度分好了班的,上课时,大家进度差不多,课还比较好上。

在东山书院却是“大杂烩”

,年龄大的有十五六岁,小的才五、六岁。

学得好的已经开始讲四书五经了,可有的才启蒙,还需从《千字文》开始。

如果无人提要求就这么混着上上课,杨老夫子倒也不是很烦躁。

可汪道直隔三差五地来书院巡视,总是那句话,一定要培养出几个好学生,三年后打败玉河学苑。

不过最最让杨老夫子和简启文郁闷的还是薪水。

在玉河学苑时不但按时放月薪,而且有免费中餐,尤其简启文那是吃住全免费。

可东山书院呢,汪道直规定不但束修要靠自己找学生要,而且还要每月交钱给学院。

不过简启文和杨老夫子不爽,五娘也感到很心塞,因为两个很优秀的学生伍云通和夏志新转到了东山书院。

伍云通和夏志新是五娘着力培养的“尖子生”

,还指望着靠这两人打响玉河学苑的品牌。

谁知素来有刚正之名的汪县令,不但买通了简启文在学堂闹退学,还向伍云通和夏志新的爹娘许诺了诸多好处,劝走了这两个好苗子。

“我就说不要和官府斗嘛!”

水小雨撇嘴道,“为官之人哪有不说一套做一套的,只是有的人做得乖巧一点,便博得了清廉刚正之名。有的做得不够乖巧,便成了人人恨之的贪官了。”

水小雨虽有些幸灾乐祸之嫌,但她说的话却有些道理。

五娘点头道“小雨说的是,我们没有了解到汪县令是个表里不一的人,只是听说他刚直不阿便相信了,这是我们的失误。好在离比赛之日还有很长的时间,我们还来得及做准备。”

谁知事情还未完。

没过几日,汪县令派人来学苑下命令道,不是本县人氏,不得在本县求学,除非到县衙里补办了相关手续才能继续求学。

五娘气得直咬牙。

学苑里有一些户籍不在玉河县的学生,因家里长辈在玉河县做生意,慕学苑之名特地把孩子带来学苑念书。

这其中有几个孩子成绩很优秀,且聪敏好学,也是五娘精心培养的对象。

汪道直本想劝这几名学生到东山书院去上学的。

可这几名学生一是觉得对不住玉河学苑,二是很喜欢玉河学苑的教学方式,就没有答应。

没想到汪县令劝转学不成,又来这一招。

“这必须去求求袁大人了。若是这几个学生也转到了东山书院,此消彼长,我们就没法子去参加比赛了。”

柯先生道,“我明日便启程去找李师爷。”

“若是公平竞争,我们便是输了也心甘,像这般使出各种阴私手段,也是胜之不武。”

范晋闵也是愤愤不平。

柯先生和姜福之去了好几日才回来,道“没见着袁大人,只见到了李师爷。若不是我们假意说柳大人近期会来玉河县,李师爷也不会见我们。看来那汪道直的背景不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