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组织部的,除了江其航其他人工资应该都差不多,外出办公的给报销餐费和粮票,按1。5倍算,也是一项福利了。
杨风几乎两个月都拿满了这部分福利,当然拿福利的不止她,还有常跟着建筑师的那几个男生,他们也是有学习目的的,不过也更累就是了。
俩人吃完饭歇了一口气,杨风就拿着单子去砖厂一楼的办公室签字留一份拿一份,到另一侧给负责人一看就开始搬砖了。
以前网上打工人老说自己搬砖,可实际搬了砖才知道有多辛苦。
竖倒四平横二平竖二再平横二平竖二。
砖码得整整齐齐,一人抱一摞,足有几十斤,两人站在车上,来来回回,十几个人一起行动,用不了一个小时一挂车就满了。
常师傅被杨风吓到以后出了厂再也没离车半步,这会儿倚在驾驶位的门那儿跟车斗上的人聊天呢。
也是这么多天来的反应杨风才判断出他当时是真害怕也是真长记性,跟外表的粗爽完全不一样。
杨风趁这个时间又回到砖厂的行政办公室。
“孙姐,上次你不是说想吃糖吗?我刚好攒了些今天就带过来了。”
砖厂人少,行政几乎都在一个屋子里,会计的桌子是最靠外的面朝门口。
杨风拉了个四脚凳子坐在孙会计对面轻声笑道。
孙会计顺手从桌上抽出一个厚厚的文件夹,微微抬着翻动。
杨风手往下面轻轻一盖,赫然是十张布票。
孙会计笑着从兜里掏出一个布包包,这个也是杨风做的钱包,一个小钱包一张票呢。
“姐可不占你便宜,老是来我们厂散东西那哪儿行啊。”
给她摊开手里的票,杨风抽出一张3市斤的粮票,三张油票,两张鸡蛋票。
又抽了一张手帕票,一张豆腐票,一张手纸票,一张背心票。
总得来说杨风赚一点儿,可是这么多布票不容易得,而且有了布票,那手帕背心票就没什么用了。
孙会计也很满意,每次跟杨风换票都觉得自己占人便宜。
更何况,杨风还真的给她放了一把糖,还是大白兔那么贵的糖。
孙会计想着又从另外一个兜里掏出一张电器票,这票能买的东西都不便宜,她想买个风扇,也贵的很,而且现在是冬天还不如换了。
给杨风做了个口型糖票。
杨风虽然知道电器票不好得,可这东西需求也不大,没有当冤大头的意思,给了一张红糖票,一张白糖票。
跑的地方越多,像孙会计这样以“学雷锋做好事”
的名义熟起来的不少。
不过换票也是杨风观察了很久,一张小的一张小的开始的。
她们家的余票确实不少,一是她们自家不用费布票,二是之前贩布的生意留下了很多票,有的有期限,沈妈就慢慢在楼里换。
换着换着人们就现她们家怎么什么都不留,过日子真节省,有什么想要的票了也来问一句。
沈妈嫌人来人往的麻烦,就跟人说好了暗号,楼里遇到说一句“晚上来我家坐坐”
就知道什么意思了。
她们家不吃亏但也不赚,反正拿一些不怎么用的茶叶票工业票换粮票肥皂票人家也乐意。
就这样她们一轮一轮的把旧票换成新票。
杨风现在是拿这个当交际手段,有价值的人在哪儿都能交到朋友。
十尺布票换出去了也不管孙会计再怎么换,今年也不给人换布票了。
“牛哥,我们这就走了,今天辛苦了。”
杨风跟负责人打声招呼跳上车。
“你怎么每次都急成这样。”
那牛哥熟稔地调侃她,一手挥挥人,让都退后给他们车腾地方。
“得赶紧走了,今天能赶得上不加班就最好了。”
人和人的关系真的很奇妙,像吴燕只会关注顶尖那一小撮人,比如她和孙会计、厂长关系都不错,可一站在这些工人身边就像个大人物一样,格格不入。
不只是吴燕,换孟玉莲郑悦谁来了都一样。
杨风第一次来的时候介绍自己是机械厂组织部的,直接就被带到了厂长办公室,作为甲方谈合作比以前她当乙方写方案简单多了。
厂与厂之间的区别大了去了,机械厂无疑是最顶端的庞然大物。
香饽饽里的金疙瘩,凑上来的人就太多了,杨风只不过是她一贯以来的平常态度就收获了很多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