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用说还有纯蓝的,纯红的,缝撞色小口袋的,系带的,扣扣子的,样式多得让人挑花了眼。
厂里待遇高,没处消费,这一上货,第一批两百多件罩衫一扫而空。
虽然收布价不高,但是手工纺织的布比厂里生产的要窄不少,定价就高了一点儿,也没高到哪儿去。
自己扯一尺布花个七毛二,精打细算分毫不差才能给孩子做两件出来,这手艺也不是谁都有的。
带着孩子进来逛,孩子喜欢能不买吗?
眼尖的妇女同志,先走到里面,现了不一样的背心,胸前那个地方有几层柔软的丝绸,外面又看不太出来。
货不多就十几件,她一把拿下三四件,冲着门口走去。
“杨处长,这个怎么卖?”
杨风正在埋头算账,听见有人像小偷一样问话,抬头一看居然是郑凤娇。
再看她手上的背心,郑同志果然眼光不一般。
这可是大单,杨风亲切一笑,小声说:“一件两块,用了两层棉布,五层真丝。”
东西好不好能摸得出来,郑凤娇二话没说就掏钱,杨风又给她指自己身后挂的袋子。
“这些也卖的,你要不要买一个?”
郑凤娇抬头一看,和现在流行的军挎包不一样,鲜艳的民族色彩,每一个都风格迥异,一看吧,都想要,艰难地挑了两个,把背心装进去才意识到杨主任的良苦用心。
这是怕她拿着尴尬。
郑凤娇大大方方地说:“谢谢杨主任,那我就先走了。”
继罩衫之后第二个火爆的是裤子,男士女士大人小孩儿的都有。
在其中悄悄卖了不少的也有内衣,不少女同志都现了这种没见过的背心内衣,比普通背心安全,又没有厚海绵那么难受。
没几天又在那个角落里现了三角内裤,还有月经带!
做这两样的布是和市里的纺织厂谈的,托钟建设去拉配货的时候把配额里的白布全换成了这种细棉布。
所以这两样要凭布票购买。
账按照买布钱结算给供销社,厂里的财务就不会乱,两边的账分得明明白白。
服装店每天只在下午开半天门,早上的时间老手生产,杨风带着人培训。
报名的人有很多,杨风教东西的时候也不会排斥那些上手慢的人,她的想法就是走出家庭泥潭已经很不容易了,外界的打击很容易让这些不敢伸出触角的人就此缩回壳子。
一起学习总有快慢之分,杨风也会制止不客气的声音,不动声色地表达女同志的不容易,要更团结才对。
关于杨风的评价也从温和,严厉,不好说话,好相处各种两极分化中统一了一个声音:杨主任是办大事的靠谱人。
信任不管在哪个年代都是弥足珍贵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