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因为质子府的屠门一案,京城里的质子们都以为这波国的两位质子算是栽了。没想到,这公子小姜也不知走了什么门路,竟然摇身一变,成为太子少傅。
虽然姜秀润闭口不言,可有那好事之人,暗中打听,看这位波国质子有何贤能来为太子授业解惑?
拐弯抹角打听来的消息是,这位少傅每日最常做的便是写食单,变着法地教授太子吃喝一道。
听闻这话,此时正在射馆里挑选弓箭的贵公子们哄堂大笑。
魏国的质子廉修对身边的刘佩笑道:“身为质子,却跑到大齐储君面前搬弄些奢靡之道,这位公子小姜是活得不耐烦了?”
其他人听了廉修的话,也一脸嘲讽地附和,只说这位公子小姜还真是狂妄。
要知道身为质子,在洛安城里是很微妙的存在。若是无母国力撑,最好是夹着尾巴做人。
不然一个不慎,便会被扣以勾结外患,危及大齐江山的罪名。
可是这姜禾润倒好!居然教起大齐储君吃喝玩乐!
这等过人的胆识和惊人的愚蠢,真叫在洛安城里如履薄冰的质子们心生佩服!
只是不知那些谏官们能忍这位异国的太子少傅多久,才能弹劾他居心叵测,祸国殃民呢!
不过,梁国公子刘佩却并没有跟众人一起嘲讽。
事实上,他甚至有些心不在焉。因为在京城人脉甚广,留有暗线的他,知道的远比这些洛安城里消磨度日的弃子们要多得多。
那公子小姜“愚蠢”
?若是真的蠢笨就好了!他凭一人之力,短短数日,便核对了梁国数年来的官家账目。
而且那少年嗅觉也甚是灵敏,竟然找寻出不少陈年错漏,尽被整理成册。
而昨日,一直被扣押在京城的梁商已经过堂明审了,因为那数目被查得清清楚楚,根本无法抵赖。
皇太子凤离梧便以此为由,修书与他的父王,言明在商言商,大齐吃的亏缺不可就此了结,为了严惩梁国的官商奸猾,需要梁国连本带利赔付赤金五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