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骏驰一贯擅谋多思,即便到了如今地步亦是如此。
三位主官没进监牢,狱卒搬来座椅放在牢门外的过道,三位主官依次坐了。旁边又摆着三张矮几,分属三司的属官跪坐,铺开纸张,研好笔墨,准备记录。
闻寂雪站在一侧。
他在打量蔡骏驰。
时隔多年,记忆中的“公孙良”
早已模糊,回忆起来只能想起对方的气质神态,像隔着一层纱,熟悉又陌生。
眼前的蔡骏驰,发髻略显凌乱,两鬓斑白,穿着一身灰蓝交襟绸缎长袍,脚上浅口缎面鞋,没系腰带,且一身穿着较为家常。被抓时正值半夜,想来蔡骏驰听到动静,仓促穿衣,才这般简便。
算年纪,蔡骏驰五十余岁,相貌儒雅,好似老书生。
乍一看,给人的印象比较好,容易令人放松防备,且去亲近信任的一类人。
他的肤色较白,养尊处优的缘故,留有长胡须。但若去观察他的手,便能发现他双手修长,指结突出,且虎口留疤,乃是陈年老伤。十几年富贵生活,养细了他的皮肉,但有些东西是很难磨灭的,好比他手上的那些老茧,并不是早年遗留,而是他没能更改早年从军的习惯,依旧操练着某些东西。
他谋略出众,相信自己的智力布局,却也在骨子里认为强者为尊,武力才是保障。
亦或者,他心有隐忧,担心自己的安危,不信任其他人保护,想把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狱卒将牢门打开,又在监牢内插了两支火把,视线更明亮,可以清楚的观察到犯人脸上任何一点变化。
狱卒又将犯人身上的锁链打开,延长了锁链长度,把人往前拖了几步,令其跪下,而后摘下其堵口之物,恢复他言语的能力。当然,为防犯人作乱,双手上的镣铐没解。
狱卒们处理完一切,就离去了。
审理要案,有必要的保密流程,通常不让狱卒在场。
三司会审,最终结果由皇帝批准。
三司乃是刑部、大理寺、都察院,每逢重大要案便由这三个部门负责“圆审”
。刑部尚书从一品,与都察院右都御史平级,大理寺卿是正三品,不过审案时不看品级,看职能。刑部负责审案,都察院负责纠察,大理寺负责最后一道程序复核。正因此,通常三司会审,几位主官都出席,却是由刑部来主问。
刑部尚书乃是陈十六之父,陈义博。
陈义博等人来之前,先见过皇帝,有些事便心中有数。
陈义博对着闻寂雪摆了摆手。
哪怕他不知闻寂雪什么身份,却知能参与到这件案子的审理,必然跟雪家有些干系,甚至极有可能是雪家人。就是不知,此人如何跟皇帝有了联系,还能得皇帝恩准。
其他几位大人各有相似的思量。
闻寂雪步入监牢,站在蔡骏驰两步距离,主要是防备蔡骏驰咬舌自尽。
作为贤郡王幕僚,参与、策划了那么多大案,根本不必抱什么侥幸,必死无疑,且会死的很惨。以往便有这等犯人,想逃过处刑,千方百计寻死。然而狱卒们也自有应对,好比之前对付蔡骏驰那般。
不过眼下要问案,不能堵嘴。
蔡骏驰转动眼睛,没有掩饰的看向闻寂雪。
他又如何看不出闻寂雪的特别。
哪怕穿着一身官服,但绝不是做官之人。蔡骏驰在京中这么多年,也见过各种品级的大小人物,而眼前这人,没有丝毫官气。
神捕司?
若是神捕司,完全不必遮掩才对。
蔡骏驰百思不得其解,心下却警惕起来。
或许在某些人看来,这种警惕无用,或者说,明知是死路一条,审问时说不说都无所谓。可实际上,对于犯人而言是很不同的。为何那么多死刑犯想自己寻死?就是因为正式行刑更痛苦,亦或者不愿活着被砍头,落个尸骨不全。如在审问时,抗拒不从,牢狱里多的是各样刑罚手段,令人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蔡骏驰从前再如何厉害,现在也只是囚犯,也扛不住各种花样的炮制。
对他这个聪明人来说,没必要去受罪,反正都是一死,还有什么秘密不能说?说了还能换来轻松,死前还能得顿酒肉。
蔡骏驰很快收回目光,垂下眼,一副配合的样子。
“陈大人,开始吧。”
另两人朝陈义博示意。
陈义博手中有个册子,来之前他就看过几遍,只因其中内容太过震惊。这册子上记载的不是旁的,而是蔡骏驰的生平,尤其是每个身份的变更,每一个简单。
蔡骏驰还不知底细已经全暴露。
却听陈义博张口道:“蔡骏驰,曾用名:赵书成、刘生、公孙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