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我本明月照沟渠全诗 > 第29章 殿试(第2页)

第29章 殿试(第2页)

五个字,

魏忠贤装作不认识郝仁让他看了题后便将字条收走了。

郝仁想,这鲁墨法是什么意思,是鲁国的墨子吗?也不对,这法是啥意思,后边写着胜乎,是问谁赢了,那这是在打仗吗!

他想了又想想不明白也就只是研墨不曾动笔、过了一会郝仁偷着看了一眼其它的考生、原来只有柳庆荷和吴仁杰开始动笔在写。其它的考生也都是只磨墨不动笔,他心里平静了些。

其实这不怨考生们笨,而是天启皇帝出的这题出了他们所学的范围,这道题的起因是因为天启皇帝最崇拜的人是鲁班,他对鲁班的故事特别感兴趣,他知道鲁班和墨子有一场关系一个国家存亡的论道,也就是比谁更厉害。

当时鲁班因与一个小国有仇,就帮助另一国要灭掉这个国家。墨子听说后就去找鲁班,他说他的弟子们在那小国以做好了防御准备、你们要攻打的话也打不赢,不如别打了。

墨子的理论是止战非攻、不愿看到国与国之间相互攻击,造成百姓生灵涂炭,当时鲁班就与墨子斗法、相当于模拟演习。

他们在斗法的过程中只用木棒做道具、鲁班说用什么攻城墨子就说出用什么方法防御,结果鲁班的攻城机械和方法全部用上后墨子全部能破解,最终鲁班放弃了攻城。

墨子用他的智慧平息了一场战争,这个故事在典籍里也有,但不属于历代王朝的考试项目,所以多数学子不会关心此事,现在他们遇到了这个喜欢做木工活的皇帝出了这么一道奇怪的题,他们答不上来属于正常,因为谁也不知道皇帝崇拜鲁班,天启做木匠活可是密秘的,只有官里人知道、大臣们也不知道。

天启皇帝看到只有两人动笔,心里多少有点不快,他后悔自己是不是没写清题目,自己应该写“鲁墨斗法,胜乎”

才对。上边少了一个斗字使这些才子们都审不清题,他这样想了一会又觉不怨自己没写清,那柳庆荷和吴仁杰怎么就审懂了题呢!

天启皇帝一边想着心事,一边静静观察着这些个才子们,那两位考官也看到了考题,他们也没弄懂“鲁墨法胜乎”

是什么意思,心想着这个少年皇帝不知在那弄出道这么难懂的题。

两旁的文武大臣也都静静的在观察着考生们,他们知道这题是难住了多数的人、也为这个皇帝出这么怪的题有些疑惑,不知皇上想干什么。

不一会柳庆荷放下了手中的笔,那吴仁杰也放下笔文章做完了,这时其余八位考生依然是没动笔交了白卷,

天启皇帝问道“你们八位才子为何不作题,”

这些人马上从桌后走到大厅中跪下回道

“启禀皇上,学生愚味,这题我们答不上来,不知这“鲁墨法”

出自何典,”

天启皇帝道“你们八个人都不知此题出于何典,说明我出的题偏离了你们的所学,不怪你们,你们还坐下吧!”

八人又都回到了坐位上,天启皇帝问柳庆荷道

“柳庆荷、你讲一下这题出自那个典籍,”

柳庆荷站起身前“回皇上,此题出自墨子的非攻,是墨子同鲁班的一场斗法,”

天启道“把两人的答卷拿上来让朕看一下”

魏忠贤收了两人的卷纸拿给了皇上,天启看后只是点头称好,看完后把卷纸放下问道

“吴仁杰你先说一下鲁班为何会败,”

吴仁杰站起回到“鲁班以攻城云梯,架车等器械为优势攻城,墨子以城高放御严密为守,并守城心齐、以攻城所变自所变,终得胜。此墨家思想与实际相结合的守城术,是为墨守,所以鲁班与墨子斗法鲁班不胜败之。”

天启皇帝点点头道“你答的不错,当时确实鲁班承认自己败了,”

说完后又问柳庆荷道“柳庆荷,你为什么说鲁班胜之,墨子也亦胜之,你和大家讲一下,”

柳庆荷道“鲁墨斗法表面上看是墨子胜了,实则是双赢、因为战争是残酷的、会死很多人,鲁班帮助一国攻另一国本就非仁胜之术,鲁班当时是有仇恨在身,所以想攻之,但通过两人斗法鲁班看到了守城人意智坚锐,众志成城、知道攻城不易,所以他知难而退,此乃大智、并且鲁班所造攻城器械后人多用于劳作。所以造福一方的是鲁班,为天下所用的也是鲁班所为,故鲁班是胜者、墨子也是赢家,两人各得千秋、是双赢、”

天启皇帝的脸上明显透出了笑容。他道

“两位才子坐下吧!你们所答都有道理,但柳庆荷更胜一筹,现在这题只有两人能答,我当再加一题可定出一甲三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