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说信王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孩子,做了皇帝怕还不如天启皇帝,不要再执迷不悟了,当年朱棣靖难时也有人反对,可朱棣后来把大明朝打理的一天更比一天好,大家不是也认可了朱棣的丰功伟绩和一代明君的称号吗?
还有那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兄害弟的,后来不也成就了大业吗!也成为了一代明君吗?
这历史足以证明皇帝还是强者做了才好、对国家对老百姓都是好事,这些大道理摆在面前柳庆荷也不得承认花若兰说的对。
他们一直探讨着这个问题,最终花若兰说服了柳庆荷,柳庆荷也觉的拥力八王是对的、内心中对皇上的自责少了一些。
这时司马平的一声大喝惊的柳庆荷一怔,他又想到了正病危的皇上,他起身要出帐接旨,花若兰道
“别动、就让他们进帐,让她们看到是我花若兰逼的你,你要花若兰活着就不能放走信王,”
柳庆荷道你是我的妻子,我们生死是要在一起的,柳庆荷不会让你失望,但司马大人和郝兄弟我还是要见的、”
他起身就要出帐、郝仁见帐内有柳庆荷与花若兰的声音便闯进了帐中,他看到花若兰手握锋利的匕正对着自己的心窝。
他喝道“嫂子,你万万不可这样,”
这时司马平也跟了进来,道
“柳庆荷还不接旨。”
柳庆荷跪下道“柳庆荷接旨”
郝仁手中捧着圣旨并没有打开,而是道“柳兄,我知道花嫂子是八王的义女八王要夺帝必让花嫂子要胁于你,花嫂子是为了还八王之恩,可你要知道,皇上对你的期望和恩典远远大于一个儿女情长,你怎么能这么糊涂,把信王扣留在军中,眼看着皇上含恨而终。”
庆荷道“这一切罪责柳庆荷自知、若皇上要柳庆荷死,柳庆荷当以死谢皇恩,但柳庆荷不能看着若兰死在庆荷面前,”
郝仁道“柳兄本不是不识大局之人,今天怎么说出如此之话,信王进宫面圣乃是国之重事、怎么把儿女情长参与其中。花嫂子也是一时被八王蒙骗才会这样,你怎么不将花嫂子的心结打开,而随着花嫂子做这忤逆之事。”
花若兰抢着道“郝兄弟你就别为难庆荷了,今天信王若出此菅,若兰必死与你们面前,花若兰一言既出永不更改,你若想看若兰血溅中军帐,就让庆荷放走信王,你若还觉的若兰该活在这世上,就不必再提信王之事。”
柳庆荷心中愧疚无话可说!
郝仁道“花嫂子,你可知郝仁与庆荷兄、仁杰兄、当年在华表下过誓言,我们三人誓要尽心尽力辅助皇上,从整朝纲,为国尽忠,死而无憾,更要为大明朝开正路,为天下谋太平。
我们三人要同心协力、助皇上江山社稷永固。并且我们结为桃园兄弟,要仁义天下,永世不悔,我们当时的誓言郝仁没忘,仁杰兄没忘,庆荷兄应该也没忘。
当时庆荷兄还说要成为皇上的中流砥柱,内安民心,外杨国威,成一段精忠报国救复国运的传奇。
我当时说要做精忠报国的岳飞,做忠义两全的关羽。
仁杰兄说我们要心中存忠义,齐心报皇恩,
庆荷兄还说我们三人当以忠义面对天下苍生,而对黎民百姓,做个万古长青的忠臣。
我们三兄弟的誓言句句在心,现在皇上病重、正是需要我三人为国谋忠义之事的时候,花嫂子你怎么可以阻挡庆荷兄报皇恩为国尽忠。”
他这一席话说的柳庆荷跪在地上泪流如柱,心中之愧有如刀扎,肚中仿佛有一潭苦水想往处吐。
花若兰厉声道“你们三人的誓言没错,忠君为国没错,错在你们跟错了皇上,天启登基这七年来没有那一天做的像个皇上的样子,他沉迷淫巧之术,现物丧志专宠魏忠坚,把整个大明朝管理成了什么样子。
魏忠贤一个太盗都能成为九千岁、那朱姓亲王应该是几千岁,他还四处建魏公词、把自己的位置摆在关公,岳飞之上,这些你们也不是没看到,而多少大臣上书都泥牛入海。
天启皇帝只知推刨拉锯,不务政业,把自装扮成木匠,而让太监装扮成皇上,这荒唐的天启朝你们不觉好笑吗!你们若真是直谏之臣,为什么不做死谏让皇上改过自新,
天启无能,可他占着皇位为害国家百姓,现在好了,天启的报应来了,他临死之际也做不到罪己让贤,而是以亲为帝,任人唯亲,把一个还不如他的十几岁兄弟要捧上皇位,他是要整垮大明朝,是一个根本不配做皇帝的人。
你们的忠是为愚忠、一个申明大义之人是能做出正确选择的,可你还执迷不悟、要捧着这个顽童一样的信王登基,你不觉的妄读了那圣贤书吗?”
花仙子不愧是京中才女,她的一席话几乎让郝仁无法回答,好在郝仁也是个善辩之人,他送
“皇上专宠沉迷,是不对,但他善良,不失为仁义之君,当年为柳兄赐婚之时柳兄与花仙子也感激过、皇上又将花若男郝赦免,让他成为禁军统领,皇上做这一切难到不是一个仁义之君所为吗?
皇上是专宠魏忠贤,那是因为魏忠贤也确实对皇上忠心不二、至于后来成为九年岁,造魏公祠,纯粹是八王的奸计,八王指使崔呈秀把魏忠贤捧成九年岁、又为他建魏公祠不过是一种捧杀的手断,
最后他指使崔呈秀献金锅毒害皇上,又威逼魏忠贤让魏忠贤拥立他为帝,这一切正好说明八王是个阴险狡诈之人,更不可做皇上,八王害皇上以成定论,他这谋杀弑君之罪是任何人都不能容忍的,
所以信王若不配接皇位,那八王就更不用提了,他犯的是诛九族的大罪,怎么可能让他接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