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公道“回皇上,即使奴才当时不在慈庆宫那大汉也未必能得手,因为先皇身边还有四个太监,这回个太监都是年青力壮之人,不会让他近先皇身边的,”
天启又问“那呼亮是正常巡示的时间到的慈庆官吗?”
“是的,皇上”
,天启又道“柳公公。你觉的会是谁派的这人要打父皇?”
柳公公道“奴才不知,但当时的证据指向郑贵妃,”
天启道“指使人如果不是郑贵妃,还会有谁会如此大胆派人击打当朝的太子?”
柳公公道“奴才不知,皇上。”
天启道那大汉是习武之人吗?”
柳公公道“回皇上,那大汉是体格健壮,但并非武艺高强之人。”
天启又道“谁会派一个不能成大事的人去办这么大的事,并且打了太子这人还能出的了皇宫吗!这案子有问题!那天正好是呼亮当班巡示,你感觉呼亮会不会是同谋。”
柳公公道“那日呼亮表现并无异常,他见我将大汉制服后便派人通知内务府,内务府来人后又将那大汉交给了刑部。”
天启道“如此说来,这呼亮是清白的啦!?”
柳公公道“奴才不敢妄加猜测。”
天启沉思片刻道“看样子这线索的确断了。你下去吧!”
柳公公谢恩告退。
天启皇帝是个很聪明的人,虽然他不让刑部大臣再查挺击案,但他心里清楚、挺击案、红丸案、移宫案、都和郑贵妃有关系,可郑贵妃自己做不了皇帝,她是想让她的儿子九王做太子,然后继承皇位,最先是做通了万历皇帝的工作、让万厉皇帝废掉正是太子的朱常洛,也就是自己的爹爹。结果万历是答应了,可大臣们不同意,因为朱常洛是长子立长为太子是祖宗定的规矩,当时太子朱常洛并没有犯什么错,支持太子的大臣又多,万历没有理由不立朱常洛为太子。后来万历皇帝又虚晃一抢说要同时立三位太子,要把皇子中最聪明的八王子和郑贵她生的九王子也立为太子。大臣们还是不同意、说同时立三位太子是亘古无有的事情,不可以。最后万历驾崩朱常洛终于做了皇帝。可郑贵妃没闲着、给朱常洛送去几个美女、朱常洛没两个月就累的病倒了,然后是李选侍安排人献上红丸,朱常洛吃过红丸后觉的好了些,又多吃了两粒,然后驾崩。再后大臣们把自己捧上了皇帝的宝座。现在自己要找到证据好对这些害他爹的人下手,可证据又找不到只能喊停了,暂时不再费这脑子了。自己手里现在有文武状元等这几人,可以让他们历炼一下准备自己的下一个目标。那就是富国强兵。这富国强兵不是一天二天能实现的,这文武二位状元说的没错,得从潘王手中夺回土地,得训练一支更强的队伍,这两样弄成后就可以挥军直击盛京一举歼灭努尔哈赤。让这个猖狂的家伙负出代价,以保大明万年不倒。天启计划的不错、下一步就要安排这几个人各显所长,为自己好好干活了。
天启皇帝又诏见了他的老师施纪,这施记是万历十五年的进士。是天启皇帝的启萌老师,教了天启十几年书,是天启皇帝更信任的人。
施纪见过天启后天启问道“施先生。你觉得这八王和九王对朕的皇位还有想法吗?”
施纪道“臣以为从挺击案,红丸案,和移宫案三件围绕皇权的三件大案来看他们一直在想办法夺权,最少郑贵妃和九王是这样的?”
天启道“郑贵妃现以被放入冷宫,李选侍也干涉不了朕的政务,八王、九王没有皇命又不得进京,朕觉得他们应该死心了,难道还会像对付父皇那样对付朕吗?”
施纪道“皇上不要忘了,他们所做的三大案是为了皇位,挺击案时先皇只是太子还不是皇上。后来先皇登基后他们就该死心,可他们没有死心,郑贵妃给先皇送美女,李选侍让人给先皇送红丸,结果先皇只做了一个多月皇帝便被害死。这当中他们可曾停下过手。先皇是八王,九王的哥哥他们还这样,何况皇上是他们的侄子,皇上若不早做准备、他们再重复一次靖难也未可知呀!”
天启听后不再言语。施纪又道“皇上如不能清除隐患怕是江山不稳,再者、将三大案的元凶查出也是为先皇复仇,皇上不可放弃啊!”
天启道“老师,朕也想找出真相为父皇平冤,可现在的线索都断,朕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