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皎摆手吩咐道。
“是。”
细雨应是后,便指挥着一旁的侍女,将黄三姑娘带了下去。
沈皎看着园中的众人,笑着道:“刚才之事,惊扰诸位,很是抱歉。”
“听闻刚才诸位在举行诗会,我这里有前陈顾均先生字帖一幅,便拿出来做个彩头,此次期待诸位有佳作现世。”
沈皎笑着道。
“让郡主破费了。”
一位青年说道:“这顾均先生可是前陈大儒,他的字帖可是价值千金,郡主这般重彩,我等必是使出浑身才华,也是要争上一争的。”
此后又有几个人出来附和,言顾均先生的字帖如何珍贵,又说让郡主破费了等等的话,对于刚才之事绝口不提。一个女子,就算是惹人怜爱,又怎么比得上圣宠在身的元嘉郡主呢?
只有一个站在沈家五少爷沈长丰旁边的男子,看着黄三姑娘被迫离去的样子闪过心疼,但是却是不敢说话,又被沈长丰拉到了园子里作诗-。
沈皎看到园中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仿佛刚才的事情没有发生过一样,便让六姑娘带着人先离开了,然后又和旁边的康寿县主一边说话,一边跟上众人。
“好了,事情已经处理好了,咱们小康寿就不要不开心了。”
沈皎拉着一旁还有些不高兴的康寿县主道,然后沈皎又说了一些话,将小姑娘逗笑了。
随后才道:“对了,说起来,你和黄三姑娘怎么会在一起?文安姨母怎么会带着黄家过来?”
仿佛不经意地问着。
第217章英雄救美
“我看她似乎对你有些敌意,今日之事似乎是刻意为之?”
沈皎问道。
康寿县主听到沈皎的这句话,娇俏的小脸气得鼓了起来,气愤道:“本来就是她故意为之,这些天她处处对我防备,给我找麻烦,若不是我不想要破坏阿娘和黄大人……”
小姑娘说道这,似乎意识到自己说错了什么,不敢继续说下去。
沈皎却是没有假装没有听到,而是直接指出:“听外祖母讲,文安姨母似乎和京城副指挥使黄绩黄大人好事将近,如此可要恭喜姨母了。”
康寿县主见沈皎已经知道了这件事,反而松了一口气,想起沈皎刚刚又帮了自己,心中更为亲近,对着沈皎道:“这事已经提上日程,所以阿娘才会带着黄老太太和黄三姑娘一同过来,混个脸熟,省得日后不认得罢了。”
“原本阿娘并不想带黄老太太过来,可是无奈黄大人再三恳求,阿娘才答应了。”
康寿县主说道,随后抱怨道:“说是那位黄三姑娘已经到了年纪,但母亲早逝,但性子怯弱,黄大人觉得这是常年不出去交际的缘故,便请求阿娘多带其出来长长见识。”
“阿娘耐不住黄大人的再三请求,便同意了。就说是我和其交好,将黄三姑娘作为我的玩伴儿一同带出去,也算是是名正言顺。”
“可是这位黄三姑娘不知是怎么想得,每日挑我的错处,说一些让人误会的话,你说她一句,她就开始哭,搞得向我欺负了似的。”
说道这,康寿县主脸上极为厌恶和气愤,接着道:“今日的事情也不是只发生了一次了,若不是元嘉姐姐在这,我都不知道怎么办好了。”
“都这样了,你怎么不告诉姨母?”
沈皎安抚地拍了怕小姑娘的手,问道。以她对文安长公主的了解,她对自己的独女爱若珍宝,怎么可能看到独女受委屈。
“我不想要让阿娘因为我和黄大人的事进行不下去。”
康寿说道这,眼中一暗,私下头,声音有些晦涩,“阿娘这些年因为我的缘故,没有再嫁,一个人孤零零的,她为了我牺牲了太多,如今我已经不小了,不能再拖累阿娘了。阿娘好不容易有了再嫁的想法,我不能破坏了。”
“黄大人是个好人,对阿娘很好,对我也很好,虽然他女儿有错,但是黄大人人很好,对阿娘好就行了。”
沈皎看着眼前的康寿县主,懂事的小姑娘总是让人心疼,谁又能够想到被文安长公主和温太妃千娇百宠长大的小姑娘,一点也不骄纵任性,反而懂事得令人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