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作合同约束。”
章昊言简意赅。
“怎么约束?”
“谁负责什么,都是清楚的,各组有各组的负责人。我拍戏是为了完成电影项目,不是为了搞内斗,所以会用工作合同约束各组负责人,出问题找负责人。”
章昊解释道。
“很好,脑子很清晰,但他们会阳奉阴违,有时候剧组工作合同都约束不了这些片场老油条。”
三爷说道。
“我已经说了,我是为了完成项目,不是搞人事斗争。再说了,搞砸了项目,我大不了回去接手家里的广告公司,从头再来。
但是那些人,我绝对会宣传出去,以后会还敢用他们。”
章昊语气逐渐坚定。
意志坚强,目标清晰明确,这小子不是来玩票的,三爷对章昊下了一个判断。
“很好,我差不多也就放心了,影片投资一千五百万,我会给伱解决一千万,剩下五百万,你要自己想办法。”
三爷笑道。
实际上三爷只掏了两百万,剩下八百万是章家一家掏的。
“韩叔你放心,只要你肯投资,剩下的五百万自然会有人送上来的。”
章昊提着的心放下一半,辛辛苦苦拉投资,这下子解决了。
“好,那个人待遇方面,你想怎么样?”
三爷关心的问道。
“我希望电影选角要充分尊重我的意见。”
章昊提出要求。
“这个没问题,你是电影导演,没人比你更了解合适的演员,还有呢?”
“还有,我希望剪辑的时候以我的意见为主。”
在华语电影圈,其实导演的权力还是比较大的,但章昊毕竟年轻,很可能拿不到最终剪辑的权力。
不过三爷还是同意了:“你准备得很充分,电影什么样你最清楚,最终剪辑以你的意见为主。”
“还有,我希望我的片酬能够折算成投资。”
章昊提出最后一个要求。
“嗯?”
三爷表示疑惑。
章昊耸耸肩,知道自己提出了一个不合理的要求,只好放弃了。
其实圈内有传言,导演投资自己的电影项目是一个忌讳。因为电影项目说到底是一个风险很大的投资项目,亏本的概率很大,为了规避风险,不投资是明智的。
但其实,圈内导演投资自己的影片很常见,比如说现在还是国师的国师,他和合伙人张卫平创办的新画面公司,就一直投资国师自己的电影。
如果时间没错的话,国师很快就会迎来生涯滑铁卢,而十几年后,又再次在同一题材上栽了个跟头,虽然那部电影赚钱了。
《半河绿》电影疑点重重,阴兵票房,午夜半小时一场,偷隔壁电影的票房。还有疯的营销行为,出秦桧周边等等离谱的事情都出现了。
讲道理,《半河绿》如果忽略那些场外因素,算是一部资本运作公式下质量合格的电影,还是能赚钱的。
什么是资本运作公式,就是已经成功的电影类型+可复制的剧本+加有名气的导演+有流量的明星+疯狂营销+中小投资=赚翻了。
《半河绿》就是这样一部把国产电影赚钱元素杂糅在一起的电影,只是它杂糅得比较好,杂糅不好,就是一部《无名》。
但摸着良心说,《球二》和《半河绿》,你希望谁赢?
希望《半河绿》赢,那未来电影市场就被资本操控,运气好能出几部《半河绿》,运气不好,就全是《无名》呗!
所以还是《球二》赢好,起码上限高了。
当然,现在说这个还太早。这个公式现在还没被明,主要是未来影视圈最大的资本互联网企业还没入场。
现在影视圈最大的金主其实是煤老板,煤老板辉煌的时候,影视圈其实比较好混的。
人家煤老板除了女明星,其他一概不管。其余的任由影视创作人挥,所以经常能产出好的影视作品。
其次是房地产大佬,可能是房地产风险比较大,所以资本管控比较严格。
最糟糕的就是互联网资本入场的时候,什么大数据,大Ip,大流量,各种要求束手束脚的。如果是好的约束,倒也还行。
但问题是,资本是短视,只注重眼前的利益,捞快钱割韭菜,市场是不是良性展人家根本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