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观潮一面细细地品茶,一面反思,这一阵有没有惹母亲不悦的行径。
应该没有吧?
太夫人微笑道:“下午,常夫人、徐检去过卿云斋,前者,幼微好声好气地款待,后者则是在垂花门外的花厅见的。”
“嗯。”
孟观潮颔首,“您想说常洛犯糊涂和徐家的事儿?”
“对。”
孟观潮笑一笑,“常洛那件事,不算什么。他就那样儿了,我约束着他一些,横竖不会在公务上继续犯糊涂。说白了,想当锦衣卫指挥的大有人在,锦衣卫与我交情不错的人,不只他一个,只是,别的都不便登孟府的门而已。”
“这些我自然清楚,料想着幼微也想见的到。那孩子,是真的聪慧识大体。”
太夫人笑吟吟的,“我就是比较着你和常洛对岳父家族的态度,觉得很有些意思。”
孟观潮微微扬眉,“有什么意思?不外乎是有人上赶着找我玩儿命,常洛则替岳父的事儿玩儿命。”
太夫人轻笑出声,“你们要是能折中一下就好了。”
“话可不能这么说。”
孟观潮笑笑的,“人不同。”
“的确,人不同。”
太夫人凝望着他,“幼微一定是已经知晓徐检做过什么事了,要不然,今日也不会让徐检在垂花门外的花厅等了小半个时辰,去见人,又是片刻即回返,不需想,对徐检定是没好话。她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为了什么?孟观潮当然品得出,为此,心海就泛起了温柔的涟漪。
“她是为你着想,也打心底的体谅你。”
太夫人道,“同样的事情,要是换了常夫人,你试试?打一开始,就跟你闹翻天了。”
她在锦绣堆里这么多年,一般的门第中的事,都知晓一些。
孟观潮失笑,“幼微不是那种人。是那种人的话,也成不了您的儿媳妇。”
“这还用你说?我只是要你将心比心。”
太夫人笑道,“你不能因为幼微懂事,就无所顾忌。正因为她的懂事明理,我们才要多为她设身处地地考虑。”
孟观潮神色郑重地望着母亲,“您说,我听着。”
太夫人道:“你爹爹在世的时候,做派跟你有的一比,我为了孟府与娘家的隔阂,着实生过几年闲气。那可真是两面不是人,两家哪个见了我,言语都像刀子似的。那滋味,不是狼狈、窝囊,是屈辱。
“你不在跟前儿的时候,我偶尔会犯糊涂,想着这一生到底图个什么?就图个活得不人不鬼的处境么?幸好,转眼就能瞧见你,便知晓我的盼头在哪里。
“再说你,千辛万苦地熬到现在,为的难道不是与她和和美美地过日子?你们过得安逸,我才能过得舒心。
“四郎,琐碎小事、家长里短生出的矛盾,日积月累的,就会成为致命伤。
“幼微是你认准的人,没有她伴着你……我知道你的性子,没有她,这一生大抵都要孤孤单单地度过。不为这个,我怎么会同意这么亲事?又怎么会……怎么会有那些糟心的事儿……
“你晓得,我不是处处循规蹈矩之人,也并不在乎外人诟病你跋扈乖张得厉害,瞧着你难受的时候,总恨不得亲手把徐家多余的枝条减掉,给我的儿子一份清净。
“可是,那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