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能吃。”
李菻善想到王修晋在奉安时,每次吃完海鲜后都会病上几天,怎么可能会同意让他再吃。
“……”
王修晋无语,因为那么一两次吃坏肚子,他就得一辈子不吃海鲜了?也太悲惨了点。“每样只吃一块,不多吃。”
“不行。”
第242章
李菻善到底是耐不住王修晋的软磨硬泡,每种海物分一只给王修晋,多了没有,便是这样,王修晋仍是很满足,也没有因为吃了海鲜而闹肚子,摸摸小肚子,王修晋觉得以后再吃海鲜不难。
没了对圣贤先生的纠结,王修晋和新楼先生们开始准备如何给皇室子弟授课的事,让皇室子弟和一般孩子们一起上课,明显是不可能的,只能另立课堂,而内容也要进行很大幅度的变更,以前学堂里的孩子学的东西,并不适用皇室子弟,要如何改动,也是让王修晋和先生们头疼的事。
朝堂,每天有不少上折子替圣贤先生们求情,只字不提抗旨谋反,也不会踩着新楼学堂说事。只是皇上的态度,让这些人无法猜测其心思,甚至还怀疑是不是真的想要收拾那几位圣贤先生,越想越是心惊,几位文臣聚到一起想要问王大人要个计策,其实他们清楚,此次皇上恼怒缘由,求到王大人这,便是想让王大人求个情,只是他们没想到王大人对他们闭门相待,连见都不见。几位文臣心有不满,可也只是敢怒不敢言。
如果那些圣贤针对的不是他儿子,王大人很有可能会帮着说几句好话,可偏偏他们要暗算他一直觉得亏欠的小儿子,王大人怎么可能会替他们说话,没落井下石已经很大肚了。
王大人的路走不通,这几位文臣又惦记上王修晋,“解铃还需系铃人,若是皇商能不记前嫌,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皇上必会不再追究。”
“若他再能自嫌几句不如圣贤的话……”
其中一位文臣讥讽的开了口,几位围在一起的文臣脸上都泛起尴尬的笑。
“解铃还须系铃话没错,但也得分时候,分人。依我看,就不要想去寻皇商了,现在对方不出头不计较,已经表明的态度,若是求上门,搞不好还会触怒对方,咱们就得不偿失了。”
几位文臣闻言互相看了一眼,算是认同了这话。
王修晋并不知差点被文臣算计,和先生商讨之后,又要忙其他的事,眼见着到了年底,还有很多事没有做,再拖下去,怕是要过年了,想到过年,王修晋又有些头大,他还要跟着米掌柜一起置办送家礼的事,好在他刚进门,小爹不会直接全扔给他,会分担一半,小爹说以后就要全交给他,只是想想就觉得头大。
年底着实忙,几个铺子和工坊忙得团团转,还要去外面的庄子转几次,拉了些新杀的牛羊肉,除了送进宫里的外,给王家,宋家,春家都送了些,回王家送肉的时候,让刘姐做了一份水煮牛肉,吃得那叫一个舒爽,记刘姐把食谱写下来,他准备回去之后让李家的厨子也学着做。
刘姐听着小少爷的话,顿时有些无语,“小少爷,这牛肉和之前少爷教的辣鱼一个法子,而且奴婢也不会写字。”
王修晋听完之后尴尬的笑了笑,“娘,我把刘姐借过去两天,让她教教李家的厨子,他们做的饭食不合口。”
“之前就说让刘姐跟着去,你啊!”
王夫人点了一下儿子,应下了小儿子的请求。
刘姐知道这些和小少爷亲近的人,小少爷出门的时候一个都没带,原因就是小少爷担心他们到了李家之后,会受气,毕竟不是所有的人家会把下人当人看,他们这些下人,能卖身于王家,简直是上辈子积了大德。听小少爷说饭食不合口,刘姐想着,便是夫人不同意,她也要偷溜去李家几趟,让李家的厨子学几道小少爷爱吃的菜。
“刘姐不用多想,也不用太累,随便教个几道菜就行,要是他们敢为给你,你直接来找我就是。”
王修晋清楚像是大宅子里的厨房少有女人,便担心刘姐去了会受欺负。
“少爷多心了,若是连这么点小事都办不好,奴婢也不用撑着小饭馆了。”
这几年做了小吃部的主厨,见识的人多了,刘姐变得自信多了,也再在意容貌,更不会在意别人如何评价她。
王修晋想了想后点头,只是回将军府的时候,仍是仔细的向管家交待一番,管家连忙亲自把人送到厨房。李家上下都很喜欢晋少爷,晋少爷带回来的人自然高看一眼,更何况对方还是小吃部的主厨,小吃部在京城相当的闻名,以订到他们家的菜为傲,他们家主厨是女人的事也不是啥秘密。小吃部是晋少爷开的,那里的主厨自然清楚晋少爷的口味,带回来指点下府里的厨子,也没什么。
晚饭时,餐桌上便多了两道菜,一道葱爆羊肉,一道红烧牛肉,王修晋比平时多吃了一碗饭。老将军打趣的说着,孙媳妇以前吃的少,原来是饭菜不合口,瞧瞧今晚就比平时吃得多。王修晋只是笑了笑,心里却在想,等下得在院子里溜溜,以免消化不良。
饭后,李菻善陪着王修晋在院子里绕圈,“前几天接到信,二婶回京过年,再回秋城的时候,可能会把二叔家的几个孩子一同带去。”
“带去秋城,虽说一家人团聚很不错,可,弟弟们到那边能适应吗?”
王修晋微微皱了下眉,他不觉得把孩子带去秋城是好的提意,不说那边有没有好的先生,单是路途就够远,一路过去孩子们能不能行,而且秋城那边的气候也与北方不同,说是小孩子的适应能力强,但也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很快适应环境。
“祖父应该不会同意。”
李菻善淡定的开口,其实他倒没觉得怎样,而且举家搬迁的也不是少数。“他们年纪也不小了,其实跟着过去也没什么。”
武将之不用参加科举,所以是留在京城,还是去秋城都不是什么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