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哥儿相当有原则,“诗集我可以收,但是迎亲诗还是得有的。”
崔晋庭看了一眼南安世子,很明显他还惊魂未定。
这帮只知道拖后腿的兄弟!崔晋庭绞尽脑汁,突然大声的念出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一帮青年顿时都有茅塞顿开之感,不但念,还大声地唱了起来: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青年们的声音热情嘹亮,欢快无比,远远地一直传到了鹿鸣湖上。惹得里面持扇而坐的瑶华忍不住微微一笑。
旁边的喜娘伸手扶她,“新娘子,吉时已到,要拜别父母长辈上轿了。”
瑶华稳稳当当地扶着她的手站了起来,随她去了前面的花厅。
花厅里,高案上供奉着和昭夫妇的牌位。瑶华叩拜完父母,又叩拜今日来当她长辈的薛太妃。
薛太妃看着一身华丽嫁衣的瑶华,隐隐有一种遗憾被弥补的满足。她才不管那些劝诫女子顺从贞静的话,“华姐儿,你跟二郎能有今天,是你们的运气和缘分。既成夫妇,需时刻记得互相扶持,真心相待,同甘共苦。你们都是有福气的人,日后必能心意顺遂,儿孙满堂,福泽延绵。”
瑶华轻轻颔首,“太妃所言,瑶华谨记于心。”
喜娘笑着唱道,“吉时已到,新娘上花轿。”
恩哥儿还被薛居正夹在肩膀下呢,听到喜娘这么喊,连忙推搡着薛居正的手臂,“你快放开我!”
薛居正嘀咕,“你还没我胸口高呢,是能背动你姐还是怎样。”
但还是把他放了开来。
恩哥儿整了整衣冠,走了过去,牵住了瑶华的一只手,脆生生的道,“姐姐,我牵你上轿。”
然后顺道白了薛居正一眼:我背不动,还不能拉着走吗?
薛居正被这嫌弃的直白眼神给伤到了,捣了崔晋庭一下,“你家这小舅子,我怎么觉得日后会很难搞呢?”
崔晋庭呵呵笑,双眼不离瑶华,“他只有一个姐姐。你不用操这个心了。”
喜娘将瑶华扶进了花轿中,高声唱道“起轿。”
礼乐立刻欢快地奏起。崔晋庭翻身上马,在前面引着花轿围着鹿鸣湖走了一大圈,尤其特地从明湖学馆的门口经过。
有些学子们都跑出来看热闹,一看同窗和尧恩跟着迎亲的人同坐在一匹骏马的背上,顿时欢呼了起来。
和尧恩笑着冲着同窗们挥了挥手。旁边的闵江立刻让人给学院门口送了许多喜糖喜饼。
众学子先生们连连高呼恭喜。只有人群中的江海清凝视着掌心里鲜红的喜饼,不禁黯然。
热热闹闹的迎亲队伍从另外一边抵达了新的宅子。一连串热热闹闹的步骤之后,喜娘将瑶华引进了喜堂之中。
他们沿着鹿鸣湖转了一大圈,但是锦朝长公主和薛太妃只是从瑶华的院子走到了新的院子,早就端坐在堂上,等着新人进来了。
只是这边的高案上供奉着崔冼智的牌位。